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在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正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现阶段对中学生实施开放意识的培养教育很有针对性。然而,由于社会舆论、教育理念等的偏差,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开放意识的教育,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校、老师、学生往往都以高考为指向标,以提高分数为目的,这不但不利于开放意识的培养,而且与素质教育也背道而驰。我国正在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开放性、创造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显得异常重要。从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开放意识的培养探究”的专著并不多,提及历史教学中贯穿开放意识培养的著作就更少了。开放意识的培养研究是应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而生的,然而在中国“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的今天,在科学主义教育占主导的今天,像本课题在内的人文教育理念却日益受到排斥和冷落,求真、求实、求善的精神缺失使人们忽视了人的价值、精神的价值。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不是为了满足欲望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一种手段。通过历史学科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开放意识有很大的优越性。其一、历史学不是一门孤立发展的学科,其内容包含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变化。因此,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多学科联系,培养其开放意识;我们历史教学中常说“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等等,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多学科联系。其二、历史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适宜于学生进行质疑和讨论,不必拘泥老师的讲解和课本的说明,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也有其积极作用。其三、在历史课上,通过学习各国历史,可以充分使学生认识到培养开放意识的重要意义。本篇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阐述论文选题的意义和背景等。第二部分阐述了开放意识培养的内涵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说明了培养开放意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结合历史课说明历史学科教育在培养开放意识方面具有优越性。第五部分阐述了培养开放意识的资源与途径。第六部分是具体实践—设计具体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