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并在90年代初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思潮。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者严厉批判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又反思传统社会主义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认为其都是畸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拯救人类生存环境的现实途径就是创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都和谐发展的全新的生态和谐发展观,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的生态重建,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其理论主张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值得认真地研究和探讨。本文运用了文献法、分析与综合及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先从生态社会主义兴起和演进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吸收两个方面入手,阐释了其思潮演进的三个阶段。然后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理论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出该发展观理论的主要内容:生态和谐发展的经济观、生态和谐发展的政治观、生态和谐发展的文化观,指出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途径就是在生态和谐发展观的指导下,对不和谐的经济、政治、文化进行全面的生态重建。文章的最后,指出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挖掘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建设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所具有的重大启示意义。在经济上,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构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政治上,构建生态型政府,建立确保社会公正的制度体系,充分发展基层民主;在文化上,倡导和谐型消费文化,构建绿色文化道德体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从一个整体角度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的基本主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对中国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