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人口已超过总人口半数以上,并且该比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整体收入差距中的地位将愈加重要,这对于更进一步理解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各类成因及其主次关系提出了要求。众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中教育是备受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尤其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城镇居民的受高等教育状况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因此本文将分析和讨论高等教育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并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按成因进行分解,通过比较高等教育与其他因素在收入差距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得到高等教育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大小。这将为帮助制定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调控政策提供指导和参考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受高等教育状况的相关数据,发现虽然高校扩招使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升,但所就读的高校间教育质量差异逐渐扩大。该现状表明由于居民就读高校的区别,相同高等学历背景下的个人间受教育水平也将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学生与学校间互动的学习过程被称为教育过程,这种高校教育质量差异带来的居民受教育水平差异可以称为高等教育过程差异。因此本文在分析高等教育因素时,将高等教育年限和高等教育过程两个指标作为城镇居民受高等教育水平的测度变量。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和夏普里值分解法,发现:(1)在收入决定函数中加入高等教育过程变量后,高等教育年限的系数值存在明显降低,说明了以往研究中存在了高估的可能。(2)通过因素分解结果可以发现受教育年限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较高的贡献程度,相比其他因素排序处于第一位,而高等教育年限和高等教育过程也具有不容忽视的贡献作用,因此高等教育总体对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具有着很强烈的决定作用。(3)通过进一步对高等教育群体收入差距的分析,发现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群体收入差距具有更为强烈的直接贡献作用。最后,根据居民间高等教育年限差异和高等教育过程差异形成原因,以制定有效控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为目的,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技术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是经济领域中
学位
我国农村金融一直具有资金需求强烈,供给不足,并且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的显著特征。如何缓解我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供给抑制,实现供需平衡一直是我国农村金融最为关注的问题。小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