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匹配中的地磁日变效应与修正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ong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磁匹配导航以其高度自主性、隐蔽性、无累积误差等优点,成为当前国内外导航领域研究的热点,具有巨大的军事应用价值。然而,导航精度不高严重制约了地磁导航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广阔的工程应用。作为平静时期地球变化磁场的主要成分,地磁日变是地磁匹配导航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消除地磁日变的影响是高精度地磁匹配导航必须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利用地磁台站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地磁匹配导航中的日变效应及其对地磁匹配的影响,提出基于FMI方法和多维特征量匹配对地磁匹配中的日变效应进行修正,消除地磁日变的影响,从而提高地磁匹配导航的精度,为地磁导航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工作如下:分析了地磁日变的物理起源及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中国地区地磁日变在地方时依赖性、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等方面的特征;概述了地磁匹配算法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分别基于IGRF11模型和多维特征量匹配分析了地磁日变对地磁匹配导航的影响。基于IGRF11模型的定性分析表明,即使在地磁变化较为平缓的区域,日变仍对匹配定位产生较大的影响。分别利用广州、兰州、北京十三陵三个地磁台站分均值数据,基于多维特征量匹配定量分析了地磁日变效应。结果表明,匹配定位误差呈现出类似于日变形态的变化特征,且纬度效应显著,广州台站纬度方向上的最大误差达0.189度,经度误差达0.492度。提出将FMI方法与多维特征量匹配相结合对地磁日变效应进行修正,消除地磁日变的影响。匹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有效地消除地磁日变对地磁匹配的影响,至少能提高匹配定位精度一个量级。
其他文献
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柔性轻质结构(如大型天线阵列、柔性太阳翼、空间机械臂等)在现代航天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对航天器姿态控制精度的要求却越来越高。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软件的复杂程度不断的增加。由于软件开发自
航天器振动环境试验是航天器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验证航天器在振动环境中的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基于振动台的航天器振动环境试验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易产生过试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在不断深入。太阳能电池基区的少数载流子寿命(简称少子寿命)是影响太阳能电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半导
水平起降是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起飞重量与着陆重量的较大差异,起落装置设计成为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水平起降的一大难题。地面辅助起飞方式可替代飞行器
旋翼是直升机的主要振源,如何降低旋翼对直升机振动的影响一直是直升机动力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液弹隔振器作为一种刚度大、隔振效率高、结构紧凑的直升机主减隔振装置在国外的新型直升机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选择液弹隔振器作为研究对象,从力学基本原理出发,推导了两种结构的液弹隔振器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影响液弹隔振器尺寸和隔振效率的主要参数,并得到了液弹隔振器的隔振频率、动刚度和通道阻尼的计算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期刊
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对于提高航空发动机涡轮效率、降低耗油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型发动机高压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系统的典型构件——周向布置的多排射流孔以及机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