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难降解的染料、助剂等,危害性很大。从我国染料行业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来看,尽管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实用技术,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突破,特别是产品结构及工厂布局等不合理因素依然存在,加大了废水的治理难度。印染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为生物处理,但印染废水中存在很多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还有较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它们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而且印染废水水质波动较大,生化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出水水质不稳定,尤其是运行多年的生化系统,随着微生物活性降低,曝气量不足,生化效率大幅降低。对于现有的印染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大部分存在生化效率较低的问题,导致出水水质不达标,水污染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开发一种经济高效处理印染废水的新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投加生物制剂(IBC)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悬浮生物滤池(BAF)实验室装置进行试验,考察了IBC强化印染废水生物处理的效果,探讨了强化的机理,并在印染厂进行了工程验证。具体内容及结论如下:(1)IBC用于ABR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IBC能够达到ABR反应器强化处理印染废水的目的,生化需氧量(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8.2%和11.1%。同时,ABR厌氧污泥的微生物活性也有了较大的增长,与加药前相比,加药后VSS/SS均值由0.349增加到0.447;1、2、3隔室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多聚物(ECP)均值分别由550、484、424μg/mg增加到766、692、648μg/mg;1、2、3隔室辅酶F420均值分别从724、616、3004μg/gVSS上升到899、863、5431μg/gVSS。(2)IBC用于BAF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IBC能够达到BAF反应器强化处理印染废水的目的,COD、氨氮、苯胺的去除率分别提高14.5%、6.9%、21.8%。同时,BAF内陶粒上的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活性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加药后微生物数量、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多聚物(ECP)、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DHA)分别由加药前的7.9×106个/cm~3、170.1μg/mg、8.9μg/(mg·L)提高到11.1×106个/cm~3、242.6μg/mg、11.1μg/(mg·L)。(3)IBC应用在印染厂的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在实际的印染废水工程项目中,IBC的投加也能达到生物强化的目的。在ABR的实验中,实验组对COD、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65.3%,较对照组的29.9%、57.1%均有所提高;在BAF的实验中,COD和苯胺类物质去除率均值分别提高8.0%和15.7%。(4)实验研究和工程验证的试验结果都表明:从各指标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各指标的变化都呈现相似的规律,投药初期变化不大,之后经过快速变化的过程后达到稳定。但是变化的时间点不完全相同,这可以表明,生物系统内是由多种微生物起作用的,每种微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5)通过对ABR污泥和BAF陶粒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IBC投加后ABR,BAF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都得到增加,强化了原有系统的处理效果,促进了有机物的快速分解,从而提高了COD的去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