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学形象理论的古诗词教学设计与实践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i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蕴含着人类最细腻、最美好的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需更加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当前初中生普遍缺乏生活阅历,文化积淀不足,因此很难进入诗的意境与诗人进行心灵上的对话,与诗人达到情感的共鸣。由于古诗词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其赏析必须从作品的艺术形象出发,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科学的引导,所以我们有必要在传统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新的教学元素。在教学过程使用富有美感的多媒体技术,以古诗词为融合的主体,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实现古诗词的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完成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认知需求,使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信息技术为古诗词教学助力。本研究基于文学形象理论,从语言与形象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多媒体技术与古诗词形象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古诗词学习的特点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式,设计出基于文学形象理论的古诗词多媒体教学模式,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对初一课文《观沧海》进行教学实践,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从文学形象理论、古诗词多媒体教学及初中形象化教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出发,并根据以上的研究现状,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学形象理论概述,从定义以及文学形象的本质出发,探讨古诗词中文学形象的类型,提出了文学形象理论对古诗词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第三章主要是讨论基于文学形象理论下的古诗词多媒体教学,首先讨论了古诗词中形象的展现形式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其次研究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艺术将形象生动优美地描绘出来,主要从整体结构、色彩选取、文字与声音、图像动画这四个方面出发。最后再分析多媒体教学艺术在古诗词形象化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四章为古诗词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设计,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文学形象理论下教学因素的合理性。结合古诗词学习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设计出基于文学形象理论的古诗词多媒体教学模式。第五章为教学实践及结果分析,根据教学模式的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古诗词形象化教学方法对初中一年级课文《观沧海》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处理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第六章依照实际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修正,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实践中注意解决,以便发挥教学最大的效果。
其他文献
石油钻探施工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石油钻井工艺技术措施,钻探出更多优质的井筒,满足油气田不同开发时期的需要。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要求,对石油钻井工艺技术进行优化,结合预钻
利用种子生长法合成出不同大小(35~91nm,金核19nm;66~127nm,金核43nm)的金核银壳纳米粒子(Au-Ag NPs),对其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并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探
对于小批量生产的多芯接头线缆,为了保证焊接质量,需要对线缆进行逐芯检测,采用人工方式检测的效率低下,因此研制了一种多芯线缆自动测试仪,实现多芯线缆的自动检测。仪器以C
以电镀镍漂洗水为代表的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属于对环境危害极大的一类污染物.含有改进内部构造的特种分离电去离子(EDI)过程,是一种高效、稳定、环境友好的低浓度重金属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