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the Initiation Theme of Missing Mom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u0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有大量小说、诗歌、戏剧问世。她的作品涵盖了青年反叛、反战情绪、城市动乱和理性反思等多种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妈妈走了》是欧茨的又一力作,小说的故事跨度为一年,借助一个看似叛逆张狂实则多情柔弱的美国女性尼基的道白,叙述了美国一个中产家庭出身的女孩,如何在母亲遇害后走出丧亲之痛、剪断不伦之恋、重拾亲情、开始新生的心路历程。   成长主题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它通过对一个人或几个人成长经历的叙事,表现这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一次或几次成长的经历和感悟,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妈妈走了》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然而,文学评论家多从女性暴力、犯罪、两性关系等角度对欧茨的小说进行剖析,很少有评论家从成长这一角度对欧茨小说中的成长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试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入手,结合成长小说和成长主题的理论,通过分析其作为一部成长小说必不可少的四个要素——成长的主人公、成长的领路人、成长的伙伴和成长过程中的顿悟,从而凸显其成长主题。本文还从将创作手法上来探讨其作为成长小说的艺术特色。象征手法的运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和哥特式写作手法的巧妙结合不仅显示了欧茨娴熟的创作技巧,还将小说的成长主题充分展现出来,使这部小说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妈妈走了》通过对女儿在母亲遇害后的心路历程的描写,旨在展示其隐藏于故事背后的创作观——试图通过描写社会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轻而易举地弱化或取代了人们的道德伦理,这时,我们更需要追问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妈妈的爱心、善良和宽容告诉我们,在平凡生活中用爱心和宽容充实丰富人生,体验幸福快乐。
其他文献
谭恩美是美国有影响力的华裔作家之一,她的处女作《喜福会》使她一夜成名,也是华人世界熟悉和研究最多的作品之一。她擅长讲故事,她在小说中描述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母女之间。
英语中冠词的使用频率极高,无论从语言学习还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冠词使用都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法现象。汉语当中没有类似的冠词系统,因此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要正确并熟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