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区是我国实现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重要途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和城市发展的新空间,为城市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过程中,开发区的建设正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各类各级开发区分布于全国,一个城市中普遍存在多个开发区,虽然多个不同开发区集中发展能获得较好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但同时也易导致开发区之间的相互竞争,造成开发区之间功能定位趋同、产业同构现象明显、用地布局零散、空间发展失序等问题。这不仅影响着开发区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化提升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开发区协同发展的现存问题,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的重点研究内容,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新城区作为研究重点,在分析徐州城市发展演变和三区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徐州城市开发区建设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同构现象明显、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产城“不融”、城市空间拓展竞争激烈、片区联系紧密度不佳等,进而探究徐州城市开发区协同发展的趋势。其次,本文在区域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徐州城市发展背景,分析了徐州市开发区协同发展的内外动力机制及徐州市开发区协同发展综合效益探究。最后针对三区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优化对策和建议,探索开发区协同发展新模式。从而提升徐州市作为东陇海经济带上的重点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淮海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打造淮海经济区域发展的战略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