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状腺疾病与糖尿病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前期研究发现甲状腺结节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而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与甲状腺结节关系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与甲状腺结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内分泌科住院期间行标准馒头餐试验的40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甲状腺结节分为结节组和非结节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腰围、臀围、WHR、BMI、空腹及餐后1h,2h血糖、空腹及餐后1h,2hC肽、空腹及餐后1h,2h胰岛素、HbA1C、IAA、GAD、TSH、FT4、Tg-Ab、Tpo-Ab、TG、TC、HDL、LDL、APOa、APOb、合并高血压及脂肪肝情况的差异。并按性别、年龄(~50岁、51~60岁、61~70岁、71~岁)、空腹血糖(~6.0mmol/L、6.1~6.9mmol/L、7.0~mmol/L)、BMI(~23.9、24.0~27.9、28.0~)、HOMA-IR(0~1、1~2、2~3、3~4、4~)分为亚组,了解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情况,同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06例糖尿病患者中共发现甲状腺结节301例,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74.1%;其中男性糖尿病患者222例,发现甲状腺结节144例,患病率为64.9%;女性糖尿病患者184例,发现甲状腺结节157例,患病率为85.3%,男女患病率比较,男:女,1:1.31,女性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甲状腺结节组较非结节组,BMI、FPG、HOMA-IR、发病年龄及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非甲状腺结节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除50岁以下年龄组男性患病率比女性患病率略高,其他各年龄组内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其中51岁~60岁年龄组和61岁~70岁年龄组男女患病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组间看,无论男性女性,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与50岁以下年龄组相比,61~70岁组及70岁以上年龄组结节患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51~60岁年龄组相比,71岁以上年龄组统计学上亦有显著性差异。4.不同BMI分组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随BMI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MI≤23.9kg/m2组相比,BMI≥28.0kg/m2组结节患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与肥胖组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将FPG划分为3组,按空腹血糖≤6.0mmol/L,6.1-6.9mmol/L,≥7.0mmol/L进行分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随空腹血糖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空腹血糖≤6.0mmol/L组相比,≥7.0mmol/L组结节患病率要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按胰岛素抵抗指数0~1,1~2,2~3,3~4,4以上分为五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随胰岛素抵抗指数增长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进行比较发现,胰岛素抵抗指数3~4,4以上糖尿病患者组与胰岛素指数小于1的糖尿病患者组相比,患病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将有无甲状腺结节作为因变量Y,以年龄、性别、高血压、BMI、空腹血糖、HOMA-IR为自变量x,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其中的backwardlk法,甲状腺结节与性别呈负相关,与年龄、空腹血糖、BMI呈正相关,而与高血压、HOMA-IR无明显相关(P>0.05),提示年龄、性别、空腹血糖以及BMI是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年龄大于60岁的高龄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更高。2.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BMI、空腹血糖增长而升高,肥胖糖尿病患者相对于正常体重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更高。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比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要高。3.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HOMA-IR增长而升高,HOMA-IR大于3的糖尿病患者的与HOMA-IR小于1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增高。4.年龄、空腹血糖、性别、以及BMI是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