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中的分泌情况,分析这两种细胞因子在两组间表达的差异;探讨VEGF、TNF-α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a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细胞VEGF、TNF-α分泌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住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的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取其在位内膜为实验组,术后行病理检查确诊并证实为分泌期子宫内膜。选取同期因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行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除外合并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的病例,共16例,术前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行诊刮术留取内膜标本,作为对照组,术后由病理诊断为正常分泌期子宫内膜。以上所选病例均月经周期规则,术前三个月内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无其他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疾病,年龄、孕产史及宫腔内手术史无差异。2.实验方法取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予不同浓度醋酸曲普瑞林处理细胞,后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TNF-α的含量。3.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方差分析,VEGF、TNF-α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中均有VEGF、TNF-α的分泌,且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中的分泌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子宫腺病组在位内膜细胞中VEGF、TNF-α的分泌,经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3. GnRHa可抑制子宫腺肌病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VEGF、TNF-α的分泌,且其抑制作用与剂量成依赖关系。4. GnRHa对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VEGF、TNF-α分泌的抑制作用与正常内膜细胞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中VEGF、TNF-α的分泌异常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2. GnRHa对子宫内膜细胞有直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VEGF、TNF-α的分泌,阻碍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异位种植和生长的目的。3.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中VEGF及TNF-α的异常分泌,表明在位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可能存在分子及生物学特质上的差异,为“源头治疗”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4.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中,VEGF和TNF-α呈相关性,表明两者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关系,共同促进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VEGF及TNF-α在子宫腺疾病中的高表达有可能成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