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离子液体在带电界面处的微观结构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sw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温离子液体中的水可对其在带电表面上表现出的界面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考虑到离子液体具有吸湿性,当它们放置在空气中时会不可避免地与水接触,把水完全从离子液体中除掉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离子液体的界面微观结构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水含量对其界面特性具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含水量对离子液体在云母界面处的结构特性尤其是水的分布特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室温下离子液体以及不同的表面电荷对界面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有:  1)在大孔中,随着水含量的增加,云母表面吸附的水分子层越来越密集;K+离子层距离云母表面越来越远;由于离子液体的亲疏水性以及离子尺寸的不同,疏水性离子液体[Emim][TFSI]界面处聚集的水比亲水性[Emim][BF4]多。此外,界面处水分子层的二维数量密度图表明,高密度区域的水分布与云母表面的K+离子以及铝原子的位置有关。这些结果对于了解室温下离子液体的亲疏水性和不同水含量对带电表面的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在D=2.4nm和D=5nm的纳米孔中,疏水性离子液体[C1C10Pyr][TFSI]在界面处的微观结构与Perkin等人通过实验的方法提出的Bilayer模型基本一致。  3)含水离子液体在纳米孔界面处的分布规律与大孔中相似:水分子处于表面与离子液体之间,且随着体系中含水量的增加,界面处的水分子层越来越密集。但不同的是,在纳米孔中,界面处的水分子层距离云母表面更近,而阴阳离子层却距离云母表面更远。并且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纳米孔中水分子层的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广。  这些现象对于理解受限性不同对含水离子液体在界面处结构特性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他文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高效、洁净的新型能源转化装置,它具有全固态结构、模块化组装、能量转化效率高、燃料适用性广和不需要贵金属作为催化剂等显著优点。金属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全球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促使各国汽车工业纷纷将研发的重点放在了使用新能源、新动力方向。混合动力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经过几个阶段的探索,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发展,但在摩托车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效率较高、环境友好,成为利用低品位热能的最佳选择之一。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纯工质,对二元非共沸混合工
临床调查发现,由于临床剖宫产比率的增加,以及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增多,致使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几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子宫平滑肌收缩是子宫复旧的必要条件,目前
液-液循环流化床制取流体冰方法是一项全新的动态制冰技术,该方法基于流态化技术完全流动换热的特点,实现制冰过程中循环流动载冷液体与液滴的直接接触换热,具有较高的热力效率,
随着现有的先进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其中包括超声成像、断层扫描成像(CT)和核磁共振成像等,电阻抗成像技术也不断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在肠胃与食管功能成像、肺功能成
汽轮机典型非线性振动在机组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其故障诊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短轴承非线性油膜力模型、非线性刚度轴支撑的转子碰摩模型,利用数值积分法,对转子系
本文在对轴心轨迹识别方法现状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火电厂大型旋转机械的运行特点,进行了振动机理特征与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将轴心轨迹识别模块成功应用于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oltenCarbonateFuelCeIl,简称MCFC)是一种用高温熔融的碳酸盐作电解质的氢氧型发电装置。它是继碱性燃料电池和磷酸燃料电池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