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文化课程的实施是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正是人们对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不断探索和追寻,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民族的进步。本文通过对十一所朝鲜族学校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的实地调查,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育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试图探寻如何有效实施民族文化课程的具体对策,以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和结论的科学有效。本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察阐述本研究的背景和原因、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部分:主要通过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展现了朝鲜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课程的基本概况、民族文化课程内容及教材开发与使用情况,实施途径以及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管理层对其课程实施的认知与态度等内容。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朝鲜族中小学民族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即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朝鲜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着如下问题:学校资金分配失衡;实施民族文化课程条件尚不完善;校际间交流不足;民族文化课程课时偏少;本民族教师“老龄化”;生源不足与流失问题;部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欠缺。而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倾斜不到位,缺少专项基金;民族生态环境的改变;民族文化传承认知缺失;学业任务繁重;解决教师编制和待遇较为困难;教师相关培训不足;选择课程比例有所失衡。 第四部分: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教师等多角度多层面提出实施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议。提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校际文化交流;丰富课程内容,适当增加课时;“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培训,保证后备力量;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健全民族文化课程评价体系等切实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