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新常态下,党中央高度重视以金融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近年来,经过一系列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继主板市场之后,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逐步成长,并发展壮大起来。然而,我国的主板和中小板的股票发行审核标准非常严格,IPO程序很复杂,企业想要上市通常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而创业板有限的市场资源也无法满足大量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2006年,新三板市场创立,为一部分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转让股权和定向增资的平台。与主板上市企业需要符合严格明确的财务指标不同,能否在新三板挂牌,取决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公司经营是否合法合规,以及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新三板与中小企业的风险特征更加匹配,由此决定了无法在主板和中小创上市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在新三板挂牌这一渠道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交易。大力发展场外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结构合理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新三板市场是场外市场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弥补了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不足,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系统地研究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理论基础,深刻剖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进行对比,提出我国资本市场具有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继而从微观视角切入,以D证券放弃IPO转投新三板为案例,着眼于D证券的基本面,运用SWOT模型,客观全面的梳理了D证券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并对D证券转投新三板的动因和融资效果进行了阐述。研究结果表明,新三板市场为无法在主板上市的企业打开了一条有效的融资渠道,是对主板市场和创业板的重要补充,对于发展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新三板市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