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材料、设备采购是建筑领域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建筑工程消耗的材料价值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以上,建筑企业拥有的建筑机械、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建筑企业资质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建筑采购商品具有品种多、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量大的特点,在采购质量、价格和进度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建筑采购作为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成本,决定着工程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建筑采购业务效率不高,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采购周期延长,缺乏对采购的有效控制,无法形成采购中的规模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不断成熟,使构建一种新型、高效的建筑采购模式成为可能。本文从建筑采购的定义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建筑采购的现状,并对各领域国内外目前较为成熟采购模式与技术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市场环境下的建筑采购模式,规划了该模式下的相关主体的工作流程和体系结构,论述了建筑采购电子市场的主要管理内容和选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管理者的必要性,分析了建筑采购电子市场的特点和现阶段建立建筑采购电子市场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本文重点对电子市场环境下建筑采购工作中“评估确定谈判对象”、“多轮谈判”和“协商谈判”三个阶段的理论方法和Internet实现技术进行了模型设计。基于撮合交易模型和多主体理论技术,设计了一种适合建筑采购电子市场模式的新模型——撮合匹配模型。定义了撮合匹配交易规则、市场清算价格以及建议成交价格,分析了撮合主体工作流程。该模型针对原有撮合交易模型中交易量可拆分性及市场清算时间做了改进。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现有谈判支持系统和模型的设计原理的研究,设计了多轮谈判和协商谈判两种模型。多轮谈判模型可视为多个一对一的协商谈判模型的重用。协商谈判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协商谈判的环境与内容、协商谈判的人工模式和智能模式、协商谈判协议和谈判成本问题几个方面,提出了具有系统收敛性的协商时间有限和次数有限的谈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