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0多年,2011年又颁布了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作为熟手型小学数学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而这一阶段的教师又容易出现职业高原期,教学水平停滞不前,教师很难继续发展。熟手型教师如何打破高原期的瓶颈?笔者以教师课程执行力为视角,关注熟手型教师课程执行力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教师对自己教学风格的一种扬弃,利于熟手型教师专业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两位熟手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现状、存在的差异,找到影响这些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延吉市某小学六年级组的所有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但具体跟踪两位小学数学教师M1和M2,通过课堂观察,对教师、学生进行的访谈和课后的追问,以及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文本分析,目的是从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比较两位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现状,找到影响两位小学数学熟手型教师课程执行力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本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果:M1与M2教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巧妙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情境,对数学课程标准有着一定的了解,都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两位教师都喜欢用加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表扬,并且这种形式也深受学生的喜欢。但两位教师也存在差异:在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方面:与M1教师相比,M2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在实际课堂中的运用较少;对于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教师有时会采取忽视、不解释的方式。在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方面:与M1教师相比,M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认知仅停留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学情分析程度不够,教学目标过于空泛并缺少对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的设计,缺少对数学活动的设计。在教师课堂实施能力方面:与M1教师相比,M2教师在课堂中缺少启发性语言的使用,并对教态语言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课堂提问中,M2教师与M1教师使用重复性提问的频率和选用方式截然不同,M2教师以简单评价性倾听为主,M1教师以简述评价性倾听为主,M2教师的课堂评价以师生评价为主,对学生多为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并且评价语言简单。教师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在课堂纪律管理中缺少方法,多为批评,缺少表扬。经过分析与讨论,本文最终形成以下结论:(一)对于教师课程执行力,教师的认知多,执行少。(二)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片面性,导致教师课程执行力存在差异。(三)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传统性,导致教师课程执行力存在差异。(四)教师课堂实施能力的单一性,导致教师课程执行力存在差异。(五)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差异受教师知识、信念、反思、职业倦怠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建议如下:(一)教师提高备课的交流意识。(二)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形成新的理解、改善教学设计,展开实施。(三)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增加对学生的分析和数学活动的设计。(四)教师尽量做到课堂交给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和表扬学生。(五)教师通过丰富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知识以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六)教师正视工作中的职业倦怠,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