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或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羧酸配体的自组装组合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金属配位聚合物的有趣结构拓扑迷离导致在许多领域中作为功能材料的广泛潜在应用。本文利用稀土金属离子的有限性与配体的选择的无限性相结合,通过选用适当的配体可以合成具有新颖结构与功能的稀土金属配合物。为了获得具有新颖结构的稀土金属或过渡金属配合物,本论文选用稀土金属离子或过渡金属铜离子,2,6-吡啶二羧酸为配体,通过改变反应摩尔配比和pH值来合成配合物。用X单晶衍射对稀土配合物进行结构确认和分析,采用热重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讨论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通过摩尔磁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推测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推测配合物的磁性质。(1)利用水热法,通过改变配比和pH值,得到不同结构的稀土金属2,6-吡啶二羧酸二元配合物和过渡金属铜-丁二酸配合物,[Ho3(2,6-dipic)6(H2O)4]n·8H2、Ho(2,6-dipic)3Na3O18、Ho(2,6-dipic)3·10H2O、[EuO(2,6-dipic)2·(H2O)3]n、[Dy(2,6-dipic)3]n·10H2O、[Nd(2,6-dipic)2]n·6H2O及Cu4(C4H5O4)2·(H2O)4。(2)通过X单晶衍射对所合成的晶体进行分析,得到晶体组成和结构,以及键长、键角等数据,结合数据对配体的结构进行分析。(3)对合成的Ho(2,6-dipic)3Na3O18、Ho(2,6-dipic)3·10H2O、[Eu(2,6-dipic)2·(H2O)3]n进行热力学研究,通过DSC曲线,再结合TG分析,推导出配合物热分解机理。(4)通过对配合物Ho(2,6-dipic)3Na3O18、[Nd(2,6-dipic)2]n·6H2O、[Eu(2,6-dipic)2·(H2O)3]n的磁性质进行分析计算。利用单晶的摩尔磁化率与温度的乘积-温度(χmT-T)曲线,分析0300 K温度范围内,χmT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推测配合物中,稀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合物的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