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因素,互联网的发展使国家政治安全不可避免地扩展到了互联网虚拟空间,侵犯国家政治安全的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侵犯方式网络虚拟化是现今侵犯国家政治安全的新趋势。本文首先从互联网与国家政治安全的关联性入手,阐述国家政治安全的具体内涵,论述互联网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国家政治安全的关系。同时立足于互联网侵犯国家政治安全的现实问题,本文将互联网侵犯国家政治安全的方式分为硬侵犯和软侵犯两种方式,并分别对这两种侵犯方式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硬侵犯方式一般是侵犯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对互联网虚拟空间目标进行直接攻击,使其丧失正常运作能力或有效地防御能力;或者使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对特定目标进行入侵、监控,以窃取重要的政治情报。软侵犯方式是指侵犯主体以互联网的广泛性、快速的传播性、匿名性、低风险性等特点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功能和组织功能,从事侵犯国家政治安全的行为。通过研究发现,这两种侵犯方式的作用机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互联网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空间的相互作用、互相转化是其侵犯方式发挥效用的关键。互联网只是侵犯主体侵犯国家政治安全的工具,任何互联网空间的侵犯行为究其本质原因,都是实现社会领域的政治因素在发挥作用,从而触发了互联网虚拟空间的侵犯行为,同时这些互联网虚拟空间的侵犯行为又作用于现实社会领域,造成国家政治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根据探究结果认为,国家要有效地维护互联网环境下的政治安全,必须要从防范硬侵犯和软侵犯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要加强国家自身的互联网综合实力,提升相关互联网技术水平,抵御互联网进攻;另一方面,国家需要对互联网虚拟空间进行有效地管理,防止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对政权进行政治颠覆。最后,本文认为想要彻底防范互联网对国家政治安全的侵犯,唯一的途径是解决现实中的政治问题,这就需要对现实社会进行综合治理,及时化解现实社会政治热点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侵犯国家政治安全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