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体系微观混合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su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聚合反应过程都呈现较高的粘度,微观混合状况将影响生成的大分子的结构,同时影响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前人采用化学方法(如连续竞争反应、平行竞争反应)研究反应器中的微观混合,或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模型,表征相应的混合状态。但是,这些研究方法均是建立在对小分子反应的研究上,能否适用于表征粘性体系中大分子的混合特征有待进行深入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选取碘化钾-碘酸钾平行竞争反应体系在搅拌釜中研究粘度对反应体系微观混合的影响,并对两种类型搅拌桨(二叶平桨/泛能式桨)的微观混合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体系粘度的增加微观混合效果变差;搅拌转速增加,微观混合效果变好;低粘条件下,二叶平桨混合效果优于泛能式桨;粘度增大,泛能式桨微观混合效果优于二叶平桨。论文的第二部分设计一新型平行竞争反应模型体系,研究中、高粘下大分子反应体系微观混合。竞争反应体系是由大分子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和苯乙烯共聚物(PS-co-TMI)与小分子9-(甲胺基-甲基)蒽(MAMA)的反应及PS-co-TMI与己内酰胺(ε-CL)的反应构成。PS-co-TMI与MAMA的反应为快反应,而PS-co-TMI与ε-CL的反应为慢反应;并由红外、紫外光谱分别测定反应前后小分子ε-CL、MAMA的含量,确定反应转化率,使采用此模型体系研究中、高粘度下大分子反应体系微观混合成为可能。只有在混合速率介于快、慢反应速率之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研究不同因素对微观混合的影响。研究PS-co-TMI与己内酰胺的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采用NMR和FTIR表征反应产物,推断其反应机理为PS-co-TMI中异氰酸基(-N=C=O)的N=C键断开,与ε-CL中的亚胺基(-NH)结合产生新键-NH-CO-N-;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在76.0℃~129.0℃,n(ε-CL)/n(PS-TMI)=2.62~82.7的范围内PS-co-TMI与ε-CL二级反应正、逆反应活化能及表观频率因子为Ea+=82.2 kJ/mol,A+=6.73×108,Ea-=117.8 kJ/mol,A-=2.43×1012;溶剂的极性影响反应的Ea、A。
其他文献
西方背景下产生的合作治理理论受到当前国内学界的热捧,有一种被当做包治百病"万灵药"的味道。然而,其中国场景下的适用可能性、适用领域和适用限度等问题却没有受到学界应用
This thesis compares John Milton’s On His Deceased Wife with Su Shi’s Dreaming of My Deceased Wife. Both of the poems are memorial poetry,and both of them are
参照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校长领导效能的研究现状,设计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对校长领导效能作用机制的测量量表,从369位中学教师评价的角度实施问卷调查,并通过AMOS软件对问卷
萨玛(sax mags) 系侗语,“萨”即祖母,“玛”即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先祖母”、“圣祖母”(圣母)。在侗乡有句俗话:“gaeml mags sax,gax mags miiuh”。意思是“侗家萨
报纸
本文研究了Ka波段锁相跳频源,对锁相原理和锁相源相位噪声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如何改进相位噪声,对跳频锁相源的稳定性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此为依据研制了毫米波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