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视放射可以被脑内病变浸润或破坏,脑外占位病变是否损伤视放射情况研究较少。目的:利用MR-DTI技术行三维脑白质纤维束成像,评价脑外病变对视放射的改变,探讨脑外占位效应对视放射改变与受损部位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改变的量化对应关系。方法:18例脑膜瘤术前患者及10例急性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术后患者被纳入本研究。18例脑膜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及fMRI扫描,术前根据解剖图像,以BrainLAB及Dti Studio软件勾画病变范围、重建视放射,观测病变占位程度对视放射传导束可视化和受损程度,了解脑外占位性病变与视放射的位置关系及视放射受损程度情况。1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患者早期行常规MRI及fMRI扫描,同样利用MR-DTI技术行三维脑白质成像,重建视放射,观测脑外占位病变去除后,视放射传导束受损程度情况。结果:彩色编码张量图、三维示踪图可清楚地显示目标视放射的位置,走行和受损状况。相应地将脑外占位病变致视放射的改变分为4种,把所有病例中患侧FA值与健侧FA值之比值从0~1等分为4个区间。视放射完全破坏者其比值位于第1区间,即小于25%;中度破坏病例其两者比值位于第2区间,即位于25%~50%;移位病例其两者比值位于第3区间,即位于50%~75%;基本正常或正常者位于第4区间,即其比值大于75%。18例脑膜瘤患者患侧与对侧FA值之比位于这4个区间情况为:视放射完全破坏者1例,视放射的患侧FA值与健侧FA值之比为10.0%;移位、中度破坏者3例,其患侧与健侧FA值之比分别为45.5%、40.1%与36.2%;轻度移位者11例,其患侧与健侧FA值之比为均值68.4%;正常或基本正常者3例,其患侧与健侧FA值之比均大于75%。1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患者的致视放射的改变结果为:完全破坏者2例;中度破坏者3例;轻度移位者4例;正常或基本正常者1例。结论: MR-DTI技术可以对脑外占位性病变行视放射示踪,使其清晰地可视化,FA值的改变程度与视放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利用MR-DTI可以用于早期判断脑外占位性病变术后的视放射受损程度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