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问题,不仅对学生就业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创建一流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相关资料大都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职毕业生就业三个层面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关注度高且研究内容集中。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优势在于,一是在就业观念层面上,更为理性和务实;二是在就业态度上,对自我的定位更为准确;三是在薪酬期望层面上,因自身条件对薪酬的期望较低;四是在技术应用能力上,实际操作能力强。其劣势在于一是在学历上,因学历低而各种机会少;二是在人文素质上相对稍差;三是在心理上,个性心理不稳定、复杂多变。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是区域偏向过于集中,二是缺乏对就业政策的了解,三是工作单位性质和工作岗位比较分散,四是就业准备不足。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认知、学校教育、学生个人三个方面。在社会因素方面,一是就业政策的实施力度不高,二是社会认同偏低并存在认知偏见;在学校教育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三是教学方式与实践要求不配套,四是就业和创业指导水平不高,五是专业技术培养模式落后;在学生个人方面,在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心态、就业意识两方面存在问题。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素质,要注意在校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教育。第二,高职院校要按照社会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树立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良好观念。第三,转变用人理念,营造良好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氛围,政府要营造良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氛围,完善和落实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相关政策,加强对人才市场体制运营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