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50岁及以上妇女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54例50岁及以上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利用SPSS17.0版软件,与另一文献中对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所有年龄段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大规模病例分析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并对本资料中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由于样本量有限,未进行多因素分析。此外还对曾误诊或漏诊的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若除外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的患者和1例于治疗期间猝死于肺栓塞的患者,则所有病例的近期完全缓解率为84.3%(43/51),IM为100%(27/27),CC为65.2%(15/23)(另有1例PSTT患者获得CR);低危患者为100%(27/27),高危患者为66.7%(16/24)。CR患者中,经随访的复发率为8.3%(3/36),复发的3例患者分别为1例PSTT低危患者和2例绒癌高危患者。经过将本资料与杨隽钧等报道的1130例GTN患者相比,发现总体来看5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所有年龄段患者相比有所不同,但分别来看,50岁以上IM患者与所有年龄段的IM患者相比,孕次>1和产次>0的患者比例更高,但在以下方面均无显著差异:hCG<104或hCG>104、末次妊娠性质、葡萄胎史、妊娠终止至发病时间、FIGO评分为低危或高危(P=0.055)、临床分期、转移发生率(P=0.075)、肺转移率(P=0.069)、肺转移分期、多器官转移率、疗效、复发率、死亡率;而50岁以上CC患者与所有年龄段的CC患者相比,在以下方面有显著差异:孕次>1和产次>0的患者比例更高、有葡萄胎史的患者较少、妊娠终止至发病时间较长、FIGO评分为高危的患者较多、临床分期不同、肺转移率较高、除肺和阴道外的远处转移率较高、肺转移分期不同、CR率更低、耐药率、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若样本量较大,而在以下方面无显著差异:末次妊娠性质、β-hCG分段、转移发生率。影响50岁以上恶性GT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诊断为绒癌、妊娠终止至化疗开始时间>12个月、入院时hCG分段>104、临床分期为Ⅲb及以上、FIGO评分为高危患者(尤其是FIGO评分≥12分者)、未手术治疗、化疗失败史(P=0.06)、耐药、误诊或漏诊。与以下因素无关:孕产次、末次妊娠性质、葡萄胎史、有无肺转移。结论:50岁以上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预后较好。50岁以上绒癌患者中,高危患者比例高,预后差,适当时机联合手术治疗可能可以改善预后,减低复发率。对于50岁以上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患者,仍应将妊娠相关疾病作为鉴别诊断之一进行排查。误诊或漏诊会延误病情,使预后变差。若能及时诊治,多数GTN患者仍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