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长效支气管舒张剂与单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对比,探讨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的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急性加重次数、生活质量评估、呼吸困难症状等方面的影响。初步总结益气活血方联合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的方法,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使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包括英国葛兰素史克生产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ug/250ug和正大天晴药业生产的噻托溴铵粉雾剂18ug联用)治疗。治疗组在使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同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辨证方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提取60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随访录入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程度、中医症候积分等评估数据,并随访记录治疗后1年内的急性加重次数。本研究的数据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中医症候疗效的分析:两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83%,其中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人数分别为8、13、6、2,对照组为5、7、13、5。两组总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两组的FEV1/FVC及FEV1%预计值在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的FEV1/FVC及FEV1%预计值较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的FEV1/FVC及FEV1%预计值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肺功能稳定人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功能稳定人数比对照组多。3.急性加重次数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急性加重次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的急性加重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4.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的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憋气等9项症状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各项症状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症状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症候积分下降比对照组更加明显。5.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的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及血粘度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呼吸困难症状严重程度的改善:两组mMRC分级分布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治疗前后对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虽也有所改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MRC分级分布在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呼吸困难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7.生活质量的改善:两组的CAT评分在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CAT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CAT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COPD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率、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指标,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抵抗病邪的信心。经研究证明益气活血方联合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比单用吸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的临床疗效更加优越,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加高效,能够对不同的患者辨证施治,临床疗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