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重楼活性成分重楼皂苷Ⅶ(PS Ⅶ)对大鼠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CYPIA2、CYP2C11、CYP3A1、CYP2D1)不同亚型活性的影响,为临床重楼皂苷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奠定基础。[方法](1)选取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咪达唑仑、右美沙芬分别作为CYPIA2、CYP2C11、CYP3A1、CYP2D1酶的特异性探针底物。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及液液萃取法建立并确证测定血浆中非那西丁(PHE)、甲苯磺丁脲(TB)、咪达唑仑(MDZ)和右美沙芬(DM)含量的LC-MS/MS方法。(2)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低中高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PS Ⅶ,对照组给相应的空白溶媒,大鼠口服PS Ⅶ或空白溶媒后1h给予含非那西丁(15mg/kg),甲苯磺丁脲(3mg/kg),咪达唑仑(10mg/kg),右美沙芬(15 mg/kg)的混合探针液,收集5、10、20、40 min及1、1.5、2、3、4、6、8、12、24、36、48 h时间点血浆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探针药物的浓度,利用DAS 3.0软件的成批数据分析拟合口服后各探针药物的药代参数。用SPSS 2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组间比较。(3)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低中高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每日清晨口服不同剂量的PS Ⅶ,对照组给予相应的空白溶媒,连续给予七天,禁食12 h后第八天给予含非那西丁(15 mg/kg),甲苯磺丁脲(3 mg/kg),咪达唑仑(10 mg/kg),右美沙芬(15 mg/kg)的混合探针液,收集5、10、20、40 min及1、1.5、2、3、4、6、8、12、24、36、48 h时间点血浆进行样品前处理,用LC-MS/MS测定血浆中探针药物浓度,利用DAS 3.0软件的成批数据分析拟合口服后各探针药物的药代参数。用SPSS 2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所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咪达唑仑和右美沙芬含量的Cocktail探针药物法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等优点,各探针药物的提取回收率高,方法重现性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可准确测定大鼠血浆中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咪达唑仑和右美沙芬的含量。(2)大鼠单次口服PS VII后给予混合探针液,通过对比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各探针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PSVII在体内对大鼠CYPIA2、CYP2C11、CYP3A1和CYP2D1酶活性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单次给予不同剂量的PSⅦ 后,大鼠血浆中 PHE、DM、MDZ 三个药物的 AUC(0-∞)CL、t1/2、MRT(0-∞)、Cmax等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TB的AUC(0-∞)增大(P<0.01),CL 下降(P<0.05),t1/2、MRT(0-∞)显著延长(P<0.001,P<0.05),Cmax 显著升高(P<0.01)。(3)大鼠多次口服PS Ⅶ后给予混合探针液,通过对比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各探针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PS Ⅶ在体内对大鼠CYPIA2、CYP2C11、CYP3A1和CYP2D1酶活性的影响。高剂量的PS Ⅶ可显著降低大鼠体内PHE的AUC(P<0.05),显著增加其CL,降低MRT、t1/2、Cmax等参数;与空白组比较,不同剂量的PS Ⅶ给药组大鼠血浆中DM和MDZ两个药物的AUC(0-∞)、CL、t1/2、MRT(0-∞)、Cmax等药代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的AUC(0-∞)随PS Ⅶ的给药剂量增加而增大,而CL呈下降趋势,t1/2 MRT(0-∞)值延长,Cmax呈升高趋势。与空白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的AUC和CL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t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剂量组的M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给药组的Cmax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并确证了 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咪达唑仑和右美沙芬含量的方法,首次获得PS Ⅶ在大鼠体内对CYPIA2、CYP2C11、CYP3A1和CYP2D1酶的影响,长期多次给予PS Ⅶ可对CYPIA2产生轻微诱导作用,对CYP2C1I产生弱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