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个案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国家和政府部门相继出台有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型体育培训机构,它们或是通过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或是通过与体校的合作来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笔者通过自身经历发现了一种营利性的体育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合作共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方式。本文选择唐山市“明日之星”体育与舞蹈培训中心与唐山市第二十六中学作为案例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个案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是由营利性的体育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合作共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方式。在这一理论概括中,“企业”是指具有商业性质的营利性体育培训机构;“学校”是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办中小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具有体育潜质,通过选拔进入社会力量举办的培训机构,参加体育训练、竞赛的青少年儿童。第二,“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合作关系主要表现为:体育培训机构获得合作学校的认可和授权后开始在校内组建兴趣社团,并选派教练进入学校社团招生。教练在社团中选拔感兴趣、有天赋的学生进入体育培训机构组织专门训练。经过专业训练后的学生运动员通过比赛获得等级运动员的资格,以此实现升学愿望。学校与体育培训机构相互合作使学校的升学率得到提高,企业的盈利也获得了增加,学校的名誉与企业的知名度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达到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第三,研究发现体育培训机构与学校合作的契合点在于二者的合作可以获得人才向上流动的结果,并获得各自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学生在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培养下通过“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升入了教育质量更加优越的学校,学校提高了升学率,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因此二者的合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但是二者的合作关系也存在利益上的冲突,在社会舆论以及学校的干预下,学校只允许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以升学为目的参加专业训练,使企业减少了一部分学习成绩优异但感兴趣、有天赋的生源,导致体育培机构经济效益的减少。此外,“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中,由于感兴趣、有天赋是选拔的基础条件,训练的动力更多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因而在日常训练中有更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文化学习任务主要在学校完成,在训练的同时保证了学生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学习,使学生在面临升学选择时可以根据现实情况与发展前景选择更加合适的道路。
其他文献
1989~2002年,我院举办了ICU护士专业培训班,为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澳门(回归前)的211家医院培训ICU护士共809名,推动了我国加强护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期刊
目的:对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肉类饮食进行调查,分析红肉(猪肉、牛羊肉)摄入频率、鱼肉摄入频率、白肉(家禽类)摄入频率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影响程度,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饮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30例初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既往1年的肉类摄入情况,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ESR、CRP、抗CCP抗体
通过对铝合金产品的制造总结,本文介绍了船厂在铝合金艇建造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键工艺问题,着重阐述了铝合金船焊接质量和变形的控制。
我校白1989年开办英语护理专业以来,已输出1200多名学生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就业。2007、2008、2009年分别有136、152、174名出国,占同期英语护理专业毕
时光荏苒,岁月飞逝,转眼4年马上就要过去。4年间,我们从普通的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护理战士,对护理的无知与不解也转变成为熟悉与热爱。在学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护理前辈事迹的鼓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因其自身的弱势经济特征、缺乏有效抵押物,加上不健全的社会信用及金融服务体系,小微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