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痫是由多种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但主要认为是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衡所致,其是引起癫痫产生的关键因素。虽然目前研究方法很多,但几乎没有一种临床方法可定量、无创的评价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水平。另外,抗癫痫药物疗效的评价亦是令人棘手的问题,目前仅仅以临床发作情况的变化来主观定性地评价,因此出现评价滞后的问题。 经颅磁刺激(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是一项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其具有无创、安全等特点,主要用于检测癫痫患者运动传导通路功能,研究癫痫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本课题用 TMS 研究部位有关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大脑皮质功能的变化,探讨不同类型癫痫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异同;探讨此技术是否可以用于早期评价抗癫痫药物的疗效。 第一部分 经颅磁刺激对癫痫患者大脑皮质功能的评价 目的:采用单脉冲低频经颅磁刺激(TMS)研究部位有关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大脑皮质功能的变化,探讨癫痫主要是部位有关癫痫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选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为实验组,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 Maglite 型磁刺激器刺激,DISA Keypoint 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记录。对所有入选者两侧大脑半球分别进行单脉冲低频磁刺激,刺激点选在头颅运动手区和颈 7 棘突外侧,同时在对侧小指外展肌接收,获得运动阈值、周围及皮质潜伏期、中枢传导时间和皮质静息期。选用 t 检验比较癫痫病人 TMS 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F 检验比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较各癫痫亚组之间是否有差异;t 检验分析抗癫痫药物对磁电位的影响;配对 t 检验分析癫痫病人两侧半球之间皮质功能的对称性。结果:1. 共有 110 例癫痫病人入选,其中全面性癫痫 21 例,运动部位有关癫痫 42例,运动部位之外癫痫 47 例。在这三组之间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病程无显著性差异。按有无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分为未治疗组 31 例,治疗组 79 例。这两组之间病人临床资料亦无显著性差异。2.入选 110 例癫痫病人,周围潜伏期、皮质潜伏期及中枢传导时间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但运动阈值(36±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8±8)%(P<0.01),皮质静息期(62±8)ms 亦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93±11)ms(P<0.01),癫痫病人在低刺激强度下就可获得运动诱发电位。3. 各癫痫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运动阈值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皮质静息期亦明显缩短(P<0.01);两组部位有关癫痫与全面性癫痫比较,运动部位有关癫痫的皮质静息期短于全面性癫痫,运动部位之外癫痫皮质静息期明显长于全面性癫痫(P<0.01);两组部位有关癫痫比较,运动部位有关癫痫皮质静息期明显短于运动部位之外癫痫(P<0.01)。其它 TMS 指标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 致痫灶侧与非致痫灶侧、左右大脑半球之间比较,21 例全面性癫痫病人及20 例正常对照组两侧半球之间 TMS 各项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运动部位有关的癫痫病人,致痫灶侧运动阈值(36±8)%低于非致痫灶侧(46±9)%(P<0.05),前者皮质静息期(52±8)ms 亦短于后者(64±10)ms(P<0.05);非致痫灶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运动阈值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皮质静息期明显缩短(P<0.01)。运动部位之外的癫痫病人,致痫灶侧运动阈值(35±6)%明显低于非致痫灶侧(48±8)%(P<0.01);但非致痫灶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运动阈值无显著性差异。致痫灶侧皮质静息期(78±8)ms 明显短于非致痫灶侧(102±10)ms(P<0.01);而非致痫灶侧较正常对照组皮质静息期明显延长(P<0.01)。5. 未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未治疗组运动阈值(27±5)%明显低于治疗组(42±6%)(P<0.01),前者皮质静息期(33±8m)s 亦明显短于后者(76±10)ms(P<0.01);未治疗组、治疗组运动阈值及皮质静息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结论: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运动皮质兴奋增强,皮质内抑制减弱;部位有关癫痫患者两侧大脑半球的运动皮质兴奋抑制水平不对称,致痫侧皮质兴奋性高于非致痫侧,而且皮质抑制性亦低于非致痫侧;运动部位之外癫痫患者非致痫灶侧皮质抑制代尝性增强。因此,单脉冲低频 TMS 可有效地反映中枢运动皮质的功能状态,用于部位有关癫痫患者发生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第二部分托吡酯对癫痫患者磁电位的影响目的: 采用单脉冲低频经颅磁刺激(TMS)探讨托吡酯对癫痫患者运动皮质兴奋及抑制性的影响,寻找早期评价托吡酯疗效的客观指标。方法 : 选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为实验组,将实验组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然后据完全随机法分组为托吡酯组和非托吡酯组,托吡酯组中又将新诊断的癫痫病人列为新托吡酯组。托吡酯组服托吡酯,开始剂量为 25mg.d-1,po,按每周 25mg递增,逐渐加至 200mg.d-1;用药 4wk 后开始减少原用抗癫痫药物的量,3~4wk 内逐渐减少,直至减完;共观察 3mo。新诊断的癫痫病人按上述方法选用托吡酯进行单药治疗,共 3mo。非托吡酯组给新诊断的癫痫病人服丙戊酸镁 0.6~1.2 g.d-1,余病人保持原用的抗癫痫药物,观察 3mo。采用 Maglite 型磁刺激器刺激,D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