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倡导改变过去过于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从目前的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可以看出,由于受传统教与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面临许多困境。为此,现阶段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有关学习理念,运用文献法、实证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高中历史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全面地分析论述。全文共分为三部分:前言部分,主要分析和探讨高中历史学习方式的背景和意义。第一部分,分析和考察目前高中历史学习方式所面临的困境及其症结所在。第二部分,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从理论、实践和其他层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找出摆脱困境的出路。理论上:论述学习方式的内涵,用新角度阐释学习方式的特征和历史学习方式的运用方法和原则;阐述学习理论;运用新视角阐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学习理念。这是摆脱困境的前提。实践上,通过对高中历史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创制教学新方式,抛砖引玉,促进高中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找出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转变师生角色,建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找出摆脱困境的关键。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学习方式改变的顺利进行:改革评价体系,实施发展性、多元性评价;正确运用新课标理念和高考理念处理新课程改革与高考之间的关系,用新角度论证改变高中历史学习方式的合理性,消除人们对新课改的抵触情绪;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教育环境,为摆脱困境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本研究的实践结果表明,如此推行高中历史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而且为高中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开辟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