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河南省某县几所农村中学的457名初中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十二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为测量工具,目的是调查农村中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其心理资本水平,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果和结论:1.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存在年级差异,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初二、初三年级学生的好。2.农村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韧性因子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而在希望和乐观因子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韧性和希望两因子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年级的韧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初二、初三年级;而初二年级的希望因子得分则显著高于初一初三年级。3.农村初中生受影响最大的生活事件源于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方面。生活事件应激强度中,只有其他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除丧失因子外,生活事件总分及各因子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年级的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显著低于初二、初三年级。4.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5.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有负向预测作用,生活事件应激强度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差。6.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不起显著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