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储气库作为新环境下特种物流的贮存设施,能将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保存气体,发挥季节调峰、事故应急供气、国家战略储备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储气能力存在巨大缺口,远不足以应对调峰保供的严峻挑战,因此亟待建造更多储气库以满足现实需要。盐岩的优良特性使得盐岩成为理想的储存介质,但因国内地质的特殊性,板块构造运动和陆相沉积环境使得我国盐岩矿床含有较多杂质,特别是地质中含有夹层这一特性进一步加深技术实施难度,因此不能完全借鉴国外储气库建设的经验,且采用水溶建腔方式建造腔体时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本文主要开展含夹层盐岩储气库建腔期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完善含夹层盐岩储气库建腔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对储气库进行稳定性评价、建腔过程的因素优化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夹层盐岩腔体稳定性理论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开展了对腔体稳定性的研究,即建腔过程中盐岩和夹层的溶解特性以及溶解过程中力学特性的变化。分析了影响盐岩溶解速率的因素、扩散对流作用下溶解速率和夹层受力的变化,研究了建腔过程中夹层的溶解特性和夹层的力学特性对腔体稳定性的影响。(2)建立夹层盐岩储气库建腔期稳定性评价体系。在分析国内外建腔期失稳现象的基础上将建腔期的危险因子进行归纳分类,利用横纵向指标选取原则建立指标体系。(3)进行储气库稳定性评价。建立未确知测度-改进集对分析数学模型对储气库进行稳定性评价,对比评价结果,确定评价对象稳定性发展趋势,找寻关键的危险因素。(4)进行因素优化方案的模拟。分析影响案例评价等级的关键性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运用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选取优化方案并代入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验证。结合实例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及软件模拟具有实际操作性以及工程价值,可为实际工作进行指导。后面可以对储气库各个生命周期开展更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