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中枢,将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纽带。道路作为建筑于地表自然环境之上的典型人为活动产物,必然对沿线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许多生态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作为中国从陆上通向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门户。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澜沧江—媚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云南省国际大通道建设战略等重大战略的开展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山地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将使全省的生态环境系统受到持续和大规模的扰动而处于快速变化时期。公路网络的建设与运营,在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生态效应,如: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工程效益受损等负面影响,它对沿线一定地域范围的生态地质环境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潜在的影响作用。维护公路沿线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是衡量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因而,进行道路沿线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监测及其安全分析对手自然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国内外对有关公路生态地质环境效应的研究已有很大成效。随着GPS、GIS、RS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应用,“3S”集成技术在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及其安全分析也越来越成熟,通过多时相的遥感信息复合得到的准确数据和GPS野外踏勘数据,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进行道路沿线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监测及其安全分析,为自然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以昆石公路为例,以多时相遥感影像和GPS定位调查等辅助数据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GIS,系统研究和总结了基于GIS和RS的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首先,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和GPS空间定位调查等辅助数据,对公路沿线的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状况进行测定与分析理解;然后,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和对比,并结合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和地图数据专题信息处理。进行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驱动力分析,从而实现公路沿线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过程的时空分析和动态监控。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3S”集成技术具有综合分析多源高质量数据及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动态监测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变化的方法。对于不同区域中的公路分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修改本应用处理系统中的分析因子与参数设置,即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