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君子”同“绅士”虽然是在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上形成的文化形式,但是其内涵和特点亦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二者的形成发展却规范了人们行为处事的方向和目标。探究这两种文化形式产生的根源,比较分析二者的差异性,突出它们在中英两大文化圈中的影响力,对当下文化价值的实现不无裨益。本文拟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君子”与“绅士”进行对比,从不同角度分析“君子”与“绅士”的异同点,一方面扩大视野,领略两种文化各自所散发出的魅力,在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在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优势时,吸引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弥补本民族文化弱点,使本国文化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填补二者对比研究上的空白,以期能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加强对二者的深层次研究。
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从总体上分析了该命题的相关背景、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从语言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君子”与“绅士”的内涵,分析二者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二者的相同点在于,不管是“君子”还是“绅士”,他们都是两国文化中的道德典范,是人们所推崇的完美人格;而不同点在于,“君子”是更偏向于精神层面上的完美,无法从表面上来进行判断,“绅士”则是更多的偏向于表面。第四部分从文学形象角度出发,分析二者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特点及其异同: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几乎是完美无缺的,是当时社会所需要“高大上”的形象,起着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二者的差别体现得也非常明显;差别在于,“君子”形象往往有着实体人物的支撑,“绅士”形象则无法找出他所依托的具体人物。第五部分是社会价值观的探讨:二者也存在异同,“绅士观”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更强的可行性。结语部分是总结二者在各个方面的相同点和异同点,以及论文的不足。
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从总体上分析了该命题的相关背景、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从语言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君子”与“绅士”的内涵,分析二者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二者的相同点在于,不管是“君子”还是“绅士”,他们都是两国文化中的道德典范,是人们所推崇的完美人格;而不同点在于,“君子”是更偏向于精神层面上的完美,无法从表面上来进行判断,“绅士”则是更多的偏向于表面。第四部分从文学形象角度出发,分析二者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特点及其异同: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几乎是完美无缺的,是当时社会所需要“高大上”的形象,起着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二者的差别体现得也非常明显;差别在于,“君子”形象往往有着实体人物的支撑,“绅士”形象则无法找出他所依托的具体人物。第五部分是社会价值观的探讨:二者也存在异同,“绅士观”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更强的可行性。结语部分是总结二者在各个方面的相同点和异同点,以及论文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