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黑龙江省肇州县盐渍土区几年的系统研究表明,采用快速建植的生物修复技术能显著的改善苏打草甸碱土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在前几年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主要研究了生物修复后苏打草甸碱土土壤碳库的变化情况,以期通过我们的工作,为盐渍土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试验设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主要测定了生物修复后草甸碱土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土壤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变化,并结合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质,总结了相应的规律,结果如下:生物修复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有机碳质量得到改善。其中,以鸡粪堆肥、鸡粪+鲜羊草堆肥、鸡粪+鲜苜蓿堆肥三个处理效果最明显,鲜羊草覆盖和鲜苜蓿覆盖两个处理次之。但是,与对照比较都达到了5%差异显著性水平。草甸碱土生物修复后,土壤轻组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三种活性有机碳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生物修复能显著增强草甸碱土的呼吸作用。其中以加入鸡粪的三个处理效果最明显。土壤呼吸与土壤总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温度以及微生物数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全盐量和碱化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生物修复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植物系统生物量碳,增加土壤的碳储量,相对减少土壤碳的排放,表现为碳汇的作用,其中,以添加鸡粪的三个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综合考虑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变化,各处理对土壤碳库的贡献效果最好的为鸡粪堆肥、鸡粪+鲜羊草堆肥、鸡粪+鲜苜蓿堆肥三个处理,其次为牧草覆盖的两个处理。各有机物料处理与对照比较都达到了5%显著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