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血管内皮层是高血糖首当其冲的靶器官,蛋白尿出现便是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的表现。业已证实Angiopoietin-1(Ang-1)具有促进血管稳定、抗内皮细胞凋亡、降低血管渗漏等生物学作用。本课题通过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糖尿病肾脏血管内皮细胞连接蛋白(occludin)、内皮细胞标志物(CD133)以及肾脏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外源性给予Ang-1对糖尿病肾脏血管内皮层的影响,旨在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并鉴定高效表达Ang-1腺病毒载体,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设四组,即糖尿病组、Ang-1治疗组、空白载体组和正常对照组。成模8周后于尾静脉注射Ang-1腺病毒载体。分别于8、12、20、28周,检测尿蛋白、常规肾脏病理,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免疫组化、荧光观察细胞凋亡和CD133表达,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Ang-1治疗组于28周时大鼠尿蛋白较同时点糖尿病组和空白载体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2)occludin蛋白主要表达于肾小球、小动静脉以及肾小管,三个模型组肾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但Ang-1治疗组肾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空白载体组(P<0.01),峰值在20周;(3)偶氮蓝活体灌注后,糖尿病组和空白载体组蓝染明显强于Ang-1治疗组,但后者仍强于正常对照组,蓝染主要出现在肾小球系膜区、肾小管上皮细胞、动静脉血管壁上;(4)正常鼠肾组织少量CD133表达,三个模型组肾组织CD133表达明显增强(P<0.01),其中Ang-1治疗组CD133表达增强尤其明显(P<0.01),主要见于肾内微小血管内皮层和肾小管;(5)20周时糖尿病肾组织细胞凋亡主要见于肾小管、微小动脉,Ang-1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较糖尿病组和空白载体组明显减少(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6)尿蛋白排泄量与occlud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11,P<0.001),与CD13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01,r=0.617),occludin和CD133两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01,r=-0.857)。结论:外源性给予Ang-1有助改善糖尿病肾脏微小血管内皮层病变,降低血管渗漏,减少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降低尿蛋白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