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油藏水窜的分类防治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angc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导致我国非均质油藏长期开采后普遍水窜严重,水窜防治的迫切需求使得相应技术迅猛发展、种类繁多。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油藏,其对应水窜防治方法的选择缺少合理的依据和科学的方法,导致在很多油藏中水窜的防治效果不佳。因此,本文以提升水窜防治技术筛选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目标,开展非均质油藏水窜分类方法及其治理的优选研究。以水窜系数为水窜程度的表征参数,分别对层内非均质油藏以及多层非均质油藏进行岩心模拟实验,根据水窜系数与变异系数的关系提出非均质油藏水窜的分类防治措施。考虑剩余油的启动,以调堵剂对水流通道的封堵强度与剩余油临界驱动条件相匹配为原则,明确调堵剂对不同非均质油藏的适应性,形成非均质油藏水窜治理技术的分类方法。根据该方法,具体评价了纳米微球和地下聚合交联凝胶两种调剖剂对层内非均质油藏治理水窜的适应性。改进、完善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储层孔喉中凝胶封堵性能测试装置和评价方法。同时,对于层间多层非均质油藏,评价了细分层系技术防治水窜的可行性,明确了目标油藏以防治水窜为目的的层系细分标准。结果表明:层内非均质油藏,非均质性越强,其水窜程度越高。层内变异系数低于0.35的水窜Ⅰ类油藏,通过控制水驱速度低于5.0m/d来实现“防”水窜;层内变异系数超过0.35的水窜Ⅱ、Ⅲ类油藏,通过选择不同封堵性能的调堵剂进行深部调剖达到“治”水窜的目的。非均质油藏水窜治理分类方法是基于调堵剂在封堵水流通道中的封堵强度高于剩余油的临界驱动条件而建立的,确保了治窜过程中剩余油被启动而水流通道内调堵剂未被突破。储层孔喉中凝胶性能测试装置可模拟从弱到强的各类凝胶在孔喉中的流动/受力状态,测定其在孔隙中的封堵强度、粘滞阻力、稳定性等。以该方法验证了平均粒径为100nm的微球适宜封堵的水流通道渗透率范围是251300×10-3μm2,该粒径微球适应于非均质程度适中(变异系数≤0.70)的层内水窜Ⅱ类油藏的水窜治理。以成胶时间优选出特定组分浓度的地下聚合交联凝胶,其成胶后的材料强度为0.31MPa,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封堵强度高达30MPa/m,封堵水窜通道后可以驱动渗透率5×10-3μm2以上低渗区剩余油,适应于强非均质水窜Ⅲ类油藏中水窜的治理。层间矛盾为主的纵向多层非均质油藏,非均质性越强,水窜强度也越大。细分层注水在多层非均质油藏防治水窜中可行性较好,变异系数0.50为多层非均质油藏以防治水窜为目的的层系细分标准。多层非均质油藏在早期通过细分层注水抑制水窜要比后期治理水窜的最终效果好。
其他文献
停输再启动问题是含蜡原油管道安全运行的核心问题之一,一直备受管道运营部门以及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评估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一般需要借助于数值模拟手段,而含蜡原油长输管道往往成百上千公里,数值模拟耗时较长,为了缩短停输再启动的安全性评估周期,本论文从数学模型、离散求解、自适应方法以及GPU并行计算共四个方面开展了停输再启动高效数值方法研究。从三维停输再启动数学模型出发,通过合理的简化推导了伪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是一个整体含油气、局部富集的超大油气区。已有的勘探成果显示中下奥陶统具有储层控藏的特征,但是储层埋藏埋深超过6000m,经历了多期构造破裂和埋藏流体的改造,并且部分储层受特定岩性控制,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的不明确一直制约着研究区的勘探。为了找出研究区储层形成的关键时期与主要控制因素,本文利用地震属性、测井、钻录井响应和岩心孔渗特征分析储层类型与分布特征。利用Dunham分类对岩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是常规大中型气田的重要烃源岩,也是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有机质成熟度是页岩品质和油气生成评价的重要指标,由于下古生界缺乏镜质体,使得有机质成熟度的确定一直是有机岩石学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本文以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有机岩石学光学反射率、低熟下古生界页岩与镜煤封闭体系共置热模拟实验、激光拉曼光谱等技术方法与手段,研
中原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其中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含水为94%。由于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规律认识不清,液流方向技术不成熟,造成了挖潜开发效果变差。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以中原油田具有代表性的高含水油藏文25东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和最优理论相结合,实现油藏动态优化,量化油藏配产配注,实现地下流线合理分布,提高水驱开发水平。文25
在油气田生产工业,硫化氢腐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威胁人身安全,因此一直被研究者们所关注。硫化氢腐蚀较其他腐蚀更为复杂,原因是腐蚀环境的不同,钢铁表面会形成多种晶体结构的硫化亚铁。不同硫化亚铁构成的腐蚀产物膜对钢铁腐蚀行为的影响有着明显区别。腐蚀产物的离子选择性可以从离子迁移的角度解释腐蚀产物对腐蚀行为的影响。然而,关于硫化氢腐蚀产物离子选择性的研究并不充分,关键在于未针对不同晶体结构的硫化亚铁进
油气管道是一种典型的焊接结构,焊缝及热影响区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形式的焊接缺陷。我国近年来已发生多起高钢级管道事故,多表现为管道环焊缝的应变能力不足。环焊缝的应变能力与其力学性能密切相关,由于环焊缝的非均质性,管道环焊缝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一直是一项难题。因而管道环焊缝的力学性能研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保障管道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环焊缝力学性能研究分为局部本构关系识别和断裂韧性测试两部分内容。针对管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源安全“生命线”,油气管道及其安全平稳运行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定量风险分析能够有效辨识危害管道的风险因素,确定次生后果的可信情景,预测并量化风险的大小,为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围绕传统油气管道定量风险分析缺乏动态性、忽视不确定性、以及难以实现两者的联合处理等难点,开展了面向具体油气管道的动态风险分析实现,油气管道定量风险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清管作业是油气管道流动安全保障的重要一项维护工艺。在我国开采的多为稠油,在管道输送过程中蜡沉积问题尤为突出。常见的清蜡作业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机械式清管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由于有关机械式清蜡作业的研究不多,目前现场作业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没有形成可靠的理论指导。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机械式清蜡过程的相关研究,为清管作业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本文主要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机械式清蜡过程摩擦特性研究。
页岩气是一种自生自储在超低渗致密页岩的新型能源。页岩气藏中天然裂缝、人工诱导缝、人工主裂缝是其主要渗流通道,具有吸附气解吸、扩散、滑脱、应力敏感、达西和高速非达西等多种渗流机理,生产动态和产能预测都极为复杂,因此研究页岩气藏缝网系统的流固耦合渗流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多孔介质的微观变形机理出发,结合作用力分析与实验测试,提出了净应力和净流压共同作用引起颗粒体积变形、颗粒形状变形和颗粒间变形的应
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深井、超深井、复杂结构井等复杂地层井逐渐增加,钻井过程中经常遭遇井漏。井漏以及井漏带来的卡钻、井塌等复杂问题已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制性能优异的钻井液防漏堵漏处理剂已成为钻井过程中堵漏治漏的“卡脖子”关键技术。本文通过分析反相乳液聚合凝胶微球油基钻井液封堵剂的作用机理,结合分子结构设计,通过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适合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反相乳液凝胶微球封堵剂。以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