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的结构及吸收气体小分子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uliyu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离子液体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蒸汽压低,不仅使其可以作为绿色溶剂,而且在小分子气体分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不同极性的溶剂及离子液体阴离子的碱性强弱对离子液体结构的影响,并且结合分子中原子理论(AIM)及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对气体小分子的吸收机理进行了考察。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利用B3LYP/6-31+G**方法分析了水(H_2O),丙酮(C_3H_6O),四氢呋喃(C4H8O)三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三乙基胺甲基磺酸盐离子
其他文献
离子色谱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成为分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体现在检测各种离子化合物的应用中。所以在能源化工、生物医药、食品药品、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指导生产和完善科研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当然,随着离子色谱领域的不断扩展,样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日趋明显,因此如何在基体复杂的情况下,准确检测和分析待测物质是离子色谱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研究阀切换的在线前处理方法来实现微生物培养
优化硝酸N-正丁基吡啶和四氟硼酸N-正丁基吡啶离子液体的合成条件,进而研究了两种离子液体的密度、表面张力和电导率与温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两种离子液体表面张力均随温度的升高
学位
今年两会上的科技热点是“智能+”,这是因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他同时强调,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它将从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什么是“智能+”?  我们认为,所谓“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