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分期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历史渊源,并在中国文学史和明代文学史上的坐标上,对其意义和地位作了重估。本文的核心论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46岁徐渭被褫夺诸生籍为界,其散文可分为“诸生期”和“山人期”前后两期。这是因为,身份的改变引发了徐渭前后两期在思想心态、情感基调、创作目的和审美趣味四个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清晰地反映在其散文创作中,而且最终引发了其散文风格从前期“郁勃”向后期“颓放”的转变,这一转变为两期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徐渭散文的情感具有尖锐性、深邃性和真实性三种品质,其形式则在古奥语体、网式结构和短截体制三个方面表现出鲜明特色,这些情感与形式的矛盾运动又造成了其散文富有张力的审美个性。 第三,从徐渭散文对传统散文的借鉴来看,秦汉文对其特色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古奥语体和精神气质两个方面,唐宋文对其特色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结构技法方面,相较而言,秦汉文的影响是主导性的,而唐宋文的影响则是非主导性的。 第四,从中国文学史的视角看,由于受载道使命的重压,也由于词、曲等新的抒情文体后来居上,唐宋以来,传统散文语体的抒情功能和个人情感得以表现的合法空间日益萎缩,因而传统散文成为最为保守也最缺少生机的文体。徐渭把激烈的真实的个人情感重新放回传统散文语体之中,具有接续秦汉散文自由抒情的伟大精神、复活传统散文语体生机的重要意义。从明代文学史的视角看,徐渭散文“重古、重法、重情、重真”的理论与以前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的散文理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是他在创作实绩上实现了对复古派的超越,补救了复古派理论有余而实绩不足的偏失;徐渭师古与师心、学古与变古相结合的散文实绩以榜样的力量开启了公安派对自身理论与实践局限的反思,引导了其散文风格从“轻丽浮廓”向“气沉法严”的转变,也进而引导晚明散文创作走上了心与古、学与变相结合的正确道路,因而徐渭又是明代文学史上“上救复古派之偏,下启公安派之变”的枢纽人物。 本论文共四章,约二十万字,其中正文约十六万字,附录约四万字。
其他文献
道路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服务业。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我国道路客运业现状与存在问题、面临的新形势和机遇及道路客运业发展对道路运政管理提出的
现代法治社会里,当一方行政主体行政权的行使不能完成行政管理目标任务时,有必要向其他行政主体尤其是无隶属关系的行政主体来寻求帮助,而行政协助行为则正是发生于无隶属关系的
土地资源作为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要素和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体现者,土地资源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进行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必须进行土地质量的监测
实行行为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种犯罪的定型性行为类型,它具有定型性、侵害性、有意性、有责性等特征.在规定某一种犯罪的条文中可能包含另一种犯罪的实行行为,区分的关键在于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过程实施的情报、设计、决择三阶段中,决策分析处于中心环节。现实世界中普通存在的不确定性是风险产生的根源,风险决策分析是决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必须走集约发展的道路,向管理要效益,同时留下优秀的员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提升企业绩效,
钢锚杆加固技术是岩土工程加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比较充分地调动和提高岩土体自身的强度和稳定,缩小结构物尺寸和减轻其自重,显著节约工程材料。随着锚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本论文通过对英文小说《白衣女人》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力图探索如何将翻译理论与技巧更好地融入到翻译实践中去。 本文共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翻译理论的探讨
本文主要探讨了英国14-18世纪的犯罪与地方社会秩序问题,努力分析出英国在这一时期是否抵御住了犯罪的过度增长,保持住社会的相对安定。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近三十
聚氨酯涂料(PU)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日益严格的有机溶剂排放法规的颁布,溶剂型聚氨酯涂料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此的需要。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