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参是活血化淤的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抗冠心病等作用。其制剂及复方制剂品种繁多,仅注射剂的年使用量就达20亿支以上,但多数产品有效成分不明确,质量控制指标不严格,由此导致临床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时常出现,因此不能适应中药生产现代化和向国际市场挺进的要求。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从药材丹参中提取的主要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经磺化反应后形成的一种水溶性钠盐,由于磺酸基的引入,提高了丹参酮ⅡA的水溶性,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方面显示出与丹参酮ⅡA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主要的心血管类中药。由于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人群中比例居高不下,该药品市场需求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导致原料丹参资源也愈来愈紧张。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损耗,提高其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一直是制药企业关心的问题。目前从丹参中提取丹参酮ⅡA的方法研究较多,但对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探索较少,且获得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产率也较低,制备条件对产率的影响未见报道。本课题在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相关文献报导的制备工艺等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对在合成过程中冰醋酸、醋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变化、混合酸用量、混酸加入速度、混酸比例、搅拌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按七因素三水平安排实验,进行了正交优化,得出该合成反应影响因素的次序和影响的显著性程度,并且得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丹参酮ⅡA0.5g加入冰醋酸2.4ml,醋酸酐4.0ml,反应温度控制在10℃,混合酸的量2.0ml,混酸比例冰醋酸:浓硫酸=1:2,混酸加入速度控制在2.5ml/min,搅拌时间为1h,在此条件下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产率为66.3%(文献值为59.4%)。对充分有效的利用丹参资源具有积极意义,为企业生产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