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凝集,是时代精神的再现,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体现。随着国家综合国力日渐增强,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趋于紧密。政治、文化与经济发展面临着各种新问题,如何推进社会健康发展成为这一时期重中之重的任务。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宪法修正案中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这在强化公民树立核心价值观意识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小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不仅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也应树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长为身心和谐发展的社会公民。在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昆明市各区小学在实践中也积累下不少丰富的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但同时也认识到了其中仍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通过对昆明市盘龙区四所小学的小学生近年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肯定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按教育的基本规律六要素探究更适合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方法思路进行了简述。并且主要针对国内与之有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旨在引导他们用正确的价值标准评价客观事物,形成自己坚定的价值观。重视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不仅是小学教育的职责,同样也是推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对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首先,从价值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到价值观教育逐一进行分析与界定。其次,抓住小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特点作为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因为唯有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并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方式才能被他们所接受,也才能提升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最后,从国家、社会及个人自身的发展明确了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根据对学生、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现阶段昆明市盘龙区其中四所小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情况。在总结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找出仍存在的不足并对成因加以分析。第四部分从学校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方法,评价机制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的配合等方面来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第五结语部分,在对文章观点进行总结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也指出了论文中观点的局限性。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课题,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总结中丰富完善价值观教育理论,才能切实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