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不同种质抗旱性初步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ca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大田干旱实验对22份黄秋葵种质结荚期的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进行研究,初步选育出不同抗旱性的种质。然后利用选出的5个抗旱性不同的种质为研究材料,通过大棚盆栽实试验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其在水分胁迫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离体失水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发芽率、发芽势和种子萌发抗旱指数,探索其抗旱机理,筛选其抗旱鉴定指标,为黄秋葵种质的抗旱性鉴定和黄秋葵高产抗旱种质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如下: (1)在大田中研究干旱胁迫对22份黄秋葵种质的生长指标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鉴定出黄秋葵种质的抗旱性,结果为:004-5的抗旱性最强,010-2、SLK-2和k1的抗旱力次之,B015的抗旱性最弱。 (2)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结荚期不同水分胁迫下,抗旱性不同的5个黄秋葵种质的生理生化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下降;丙二醛、离体失水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而且抗旱性强的种质004-5的这些指标都始终优于抗旱性弱的B015。因此这些生理生化指标在确定种质抗旱方面可以作为参考。 (3)用不同浓度的PEG溶液对5份抗旱性不同的黄秋葵种质进行发芽试验,结果发现,在低浓度PEG时,不同黄秋葵种质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种子萌发胁迫指数保持较高,但随着PEG浓度升高,这3个指标开始受到伤害,但抗旱力强的004-5萌发受到伤害最小,抗旱性弱的B015受的伤害最大。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这3个指标作为黄秋葵种子抗旱性的坚定指标。
其他文献
对于第一次形声字的教学,不光是浅层次地对于该汉字的会读、会写、会运用,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习得学习形声字的方法,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的能力.
读写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毕业班学生面临中考的挑战,读写能力的培养更为紧迫与重要.如何在初中毕业班的语文教学中抓好读写能力的培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下培养孩子的重要目标、准绳。但是,核心素養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多方面的教育养成的,主要借助学校来习得,而语文学科更是凭借它的独特性,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依托。常言道:“学生的语文素养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仅靠课堂里的语文习得肯定是有限的,还要靠课外的积累,课外主要靠什么呢?——读书。都说“爱读书的孩子是最美的”“阅读是最美的姿态”,阅读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