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余暇时间增多,人们用于娱乐和锻炼的时间日益增多,社区体育逐渐兴起。社区体育的发展无疑是需要积极引导和具体指导的,更需要培养专门从事社会体育的高级人才,社会体育专业在高校应运而生。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新兴专业的社会体育毕业生的就业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就业市场,因此,对该专业的主要就业部门做出调查与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对北京市街道和社区就吸纳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可行性做出调查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北京市街道和社区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认知程度较低,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没有明晰的认识,而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到他们那里就业十分欢迎。
目前街道和社区所能提供就业岗位有街道办事处文体干部、街道文体中心人员、社区居委会专职工作者、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职位。其中街道办事处文体干部对人员要求较高,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到街道当公务员有一定难度,且就业需求量有限;街道文体中心比较适合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量也不大;到居委会作社工的可行性较差;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的主要去向,目前的情况是需求较大,但是尚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接受能力。
影响到街道和社区就业的社会背景因素主要有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精简政府机构要求下造成的人员编制非常有限。最主要原因的还是社区自身发展不成熟,造成有需求却难以接纳的矛盾。个人方面,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并重,比较而言更看重实践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目前北京市街道和社区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有一定的需求量,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格也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但接收的条件和能力有限。随着社会进步和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需求量会逐渐增大,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