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如何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企业、社会投入大量的资源。企业、社会的R&D支出就是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的资源投入。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全社会R&D投入达到了4616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加905.8亿元。但我国的R&D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2008年R&D投入强度最高的行业,其投入强度也仅为1.93%,尚未达到2%这一国际上公认的仅满足基本生存的水平。R&D投入严重不足仍然是阻碍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2006年,中国制定了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
本文选取了2007-2008年在年报中直接披露R&D支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了制造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R&D投入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时,把样本数据按最终控制人类型分为: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控股公司、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公司和民营产权控股公司,并将样本按最终控制人类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统计和分组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的十个特征变量与公司R&D投入强度相关性各不同。其中董事会的结构特征:董事会平均年龄与公司R&D投入强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审计委员会与公司R&D投入强度则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战略委员会的设立与公司R&D投入强度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而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董事会的独立性特征: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这两个指标与公司R&D投入强度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的行为特征: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与公司R&D投入强度则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董事会的激励特征: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公司R&D投入强度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中年薪金额前三名的董事薪酬与公司R&D投入强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但是独立董事年度津贴与公司R&D投入强度关系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