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逐渐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相继调整了法定退休年龄。自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要考虑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后,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支持者主要看重的是老龄化趋势严重,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太大,反对者则认为延迟退休会对新增人口的就业产生较大压力。直到2013年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才从国家层面上将延迟退休问题确定下来。因此,研究延迟退休年龄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很有必要。而本文则主要研究延迟退休年龄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的影响。 在结构上,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目前的国情现状。出于对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力资本投入加大、劳动力供求状况发生变化、养老保险基金紧缺以及两性平等的考虑,延迟退休势在必行。其次,根据养老保险基金的计发办法,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建立一套考虑“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因素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精算模型,从而推导出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预测模型。再者,通过设计三种不同的延迟退休方案,结合现有的延迟退休政策,模拟分析不同方案下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最后在总结国外调整退休年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的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1)随着退休年龄的延迟,无论是统筹账户基金还是个人账户基金,收支状况均有好转,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统筹账户收不抵支现象,只是将收不抵支现象出现的年份往后延迟而已;(2)延迟退休方式的不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状况也有影响;(3)随着退休年龄的延长,养老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趋于更加稳定。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