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结构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结构是企业资本配置的结果,涉及企业资金投放和运营的各环节,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在企业资产总体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资产结构越合理,闲置的生产力要素越少,企业发挥作用的综合生产能力就越大,企业经营效益就越好。因此,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是企业正常经营并实现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等不同阶段。处在不同阶段,企业的内部特征及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都会有所差异,管理者在制定经营战略与政策时只有考虑这些差异才能作出理性的决策。因此,理论上认为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资产结构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而在现实中,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是否会具有不同的资产结构呢?笔者希望对这个问题有所解答。本文以1998年至2006年沪、深两地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Dickinson的现金流组合方法对企业的生命周期加以划分,以流动资产比率和固定资产比率为资产结构的表现指标,试图从生命周期这一全新的角度,来探讨资产结构与企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资产结构的确会受到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固定资产比率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断提高,在成熟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呈现倒U型分布特征;流动资产比率则正好相反,在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呈现U型分布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的论题是对上海大洋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洋公司)作为楼宇自动化系统代理商在发展战略上进行研究和探讨。论文的开篇是介绍楼宇自动化市场的情况以及大洋公司
股权性质为什么会影响公司绩效,这一问题理论界之所以一直未有明确的定论,主要是由于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即不同股权性质下员工心理契约与行为不同,导致了员工工作绩效差异,从而最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企业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对于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而言,如何面对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高的现实,如何利用更少的人力资源成本为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