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GRP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及其对Leydig cells睾酮分泌的影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2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peptide,GRP)是1979年从猪的胃组织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神经肽,是哺乳动物蛙皮素样肽家族中的一员,在体内GRP通过与其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结合发挥多种生理功能。GRP及其受体在多种动物的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广泛表达,参与调控体内多种生物学作用,包括:促进正常/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胰液分泌、调节应激和恐惧等情绪性行为、参与调控摄食和节律等。自GRP发现以来,目前大多数关于GRP及其受体功能的研究都集中于人和大小鼠上,关于猪体内GRP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较缺乏。为研究GRP在猪体内的分布情况,我们首先制备了猪GRP多克隆抗体,并研究了GRP蛋白在猪体内的分布。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GRP可能对公猪的生殖功能具有调控作用,因此本试验以猪Leydig cells为模型,研究GRP对猪Leydig cells睾酮分泌/合成、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旨在发现GPR在猪体内可能存在的生理功能及对猪Leydig cells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GRP对公猪生殖相关激素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1.猪GRP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本试验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技术,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2a(+)-pGRP,并转化到表达菌株BL21(DE3)获得pGRP融合蛋白表达菌株,IPTG诱导表达菌株获得Histag-pGRP融合蛋白,以纯化后的融合蛋白为免疫原,制定免疫程序免疫试验动物后获得抗血清,即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体如下:(1)根据猪GR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添加酶切位点的引物序列;通过PCR扩增获得pGRP目的片段,包括全长开放阅读框(441 bp),编码146个氨基酸;随后与pMD19T连接构建pMD19T-pGRP重组质粒;将pMD19T-pGRP和pET32a(+)质粒经双酶切线性化后连接构建pET32a(+)-pGRP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至表达菌株BL21(DE3)中获得BL21(DE3)-pET32a(+)-pGRP融合蛋白表达菌株。(2)利用IPTG诱导BL21(DE3)-pET32a(+)-pGRP融合蛋白表达菌株获得His-tag-pGRP融合蛋白,并对获得的蛋白进行检测和纯化。(3)制定免疫程序后,以纯化后的融合蛋白为免疫原免疫试验动物家兔,并获得抗血清;采用ELISA检测抗血清的效价为1:50,000,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抗血清的反应原性;纯化后的抗血清即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2.GRP在猪体内的分布定位和表达本部分主要通过IHC和Western Blot检测GRP蛋白在猪组织中的分布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RP蛋白在猪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其中在中枢神经系统GRP蛋白主要表达在下丘脑、小脑等组织;在外周组织中主要表达在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综上所述,GRP蛋白在猪体内的广泛存在表明GRP可能对猪的多种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3.GRP对猪Leydigcells的影响为研究GRP对猪Leydig cells的影响,我们使用一定浓度的GRP处理猪Leydig cells,收集上清和蛋白样品分别进行如下检测:检测GRPR蛋白在Leydig cells中表达,结果表明一定浓度(1和10 nM)的GRP可以显著促进GRPR蛋白的表达;检测上清中睾酮分泌和睾酮合成相关蛋白(StAR、CYP11A1和HSD3B2)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GRP能够促进睾酮的分泌,其中1和10nM的GRP能够显著增加睾酮的浓度(P<0.01和P<0.05);Western Blot结果也表明不同浓度GRP处理细胞对睾酮合成相关蛋白(StAR、CYP11A1和HSD3B2)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检测了GRP对Leydig cell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CCK-8结果表明GRP对细胞活性有一定的作用,GRP浓度为1和10nM时能够显著增加细胞数量(P<0.01和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GRP对Cyclin B1蛋白表达有促进作用,但是对PCNA影响不显著;同时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GRP能够促进细胞凋亡并促进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检测了GRP处理对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中pPKC/PKC和pPKA/PK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GRP能够增加pPKC/PKC的比值,但是对pPKA/PKA的比值影响不显著。该论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pGRP并制备猪GRP多克隆抗体,通过IHC和Western Blot检测GRP蛋白猪体内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RP蛋白在猪组织中具有广泛的分布表达,表明GRP在猪体内可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该论文进一步研究GRP对猪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和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GRP能够促进睾酮分泌并调节睾酮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一定浓度的GRP对睾丸间质细胞的细胞增殖和凋亡也有影响;并发现GRP/GRPR系统对睾丸间质细胞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pPKC/PKC途径。
其他文献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细菌,其血清型达2600多种,其中鸡白痢、鸡伤寒引起禽类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沙门氏菌作为家禽体内的常在菌,主要寄生于家禽肠道。沙门氏菌复杂的血清型和较高的感染率对养禽业的危害相当严重。在集约化养鸡场中当鸡群发生鸡沙门氏菌感染时,选择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仍是最主要的防治手段。但抗微生物药物选择不当甚至滥用不但会降低药物防治效果,而且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为控制沙门氏菌感染,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程度的逐渐提高,以及政府部门生猪增产保供工作要求的不断加码,病死、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病死畜禽的不当处置给人体健康、养殖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很大隐患。不妥善的处理极易造成传染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扩散,畜禽尸体中可能存在的抗生素、重金属、有毒物质,以及尸体腐烂分解后产生的氨、胺、硫化氢、甲硫醇等气体
目的:观察慢性创面植皮手术前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is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溶液灌洗与仅用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灌洗的临床疗效,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探讨慢性创面植皮术前创面床准备治疗
目的:探讨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无手术指征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基于SIRI建立SCLC患者预后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1、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非手术治疗的初治SCLC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26.0软件以2:1的比例随机抽取患者纳入训练集,剩余患者纳入验证集;2、绘制ROC曲线,并通过
目的: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免疫表型表达、临床相关指标,与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临床MM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血液科初诊并治疗的8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收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分析的骨髓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CD20、CD45、CD19、CD81、CD56、CD
目的: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影像学临床特征等相关参数,探讨分析SISMAD经过保守治疗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发生血管重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出院
目的:观察自体阔筋膜移植编织缠绕包裹缝合治疗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探究其临床效果,并与(?)长屈肌腱转位进行比较,为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0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跟腱断裂患者。纳入病例的标准:(1)闭合的陈旧的跟腱断裂,病程大于4周;(2)接受自体阔筋膜移植或(?)长屈肌腱转位手术治疗。排除病例的标准:(1)双侧跟腱同时断裂等影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作为一种全球性疾病,对患者造成巨大困扰,肠道微生物和细胞因子参与了 IBD的发病过程。肝螺杆菌(Helicobbacter hepaticus,H.hepaticus)在某些易感小鼠品系中引起慢性肠炎,被广泛用于IBD肠炎模型的建立。IL-17作为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在H.hepaticus致肠炎模型中作用未得
目的:既往观察性研究表明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但因缺乏长期系统性比较研究结果支持,其临床推广应用受限。本研究采用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无晕厥发作的轻中度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学评分及客观辅助检查结果,客观评价其长期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参仙升脉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基础和理论支持,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方法:最终共纳入2018
目的: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的加深以及医疗相关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早期肺癌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早期浸润性肺腺癌经手术治疗后往往有着较好的预后,但不同病理亚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分析和探讨病理IA期浸润性肺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不同病理亚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性,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临床医学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后,术后病理明确为IA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