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语言技能,也是外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习得内容之一。因此,外语听力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对听力的培养有着明确的要求。该《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然而,目前的中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这种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下,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策略,只是一味地放录音,而且很少给学生提示教学内容。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得不到相关背景知识的提示与解释,也得不到应有的听力技能训练。学生听完一两遍后,教师便开始对答案,然后再让学生一句一句地复听。这样的英语听力教学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也不利于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针对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状况,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普遍较低的现实,改革传统低效的听力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科学、高效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针对以上问题与现象,本文以图式理论指导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为研究课题,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英语听力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种更为有效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该模式旨在合理、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众所周知,听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交际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听者要达到的目的是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内容。这就需要听者利用已有知识和依靠许多听力认知策略,积极的听者善于利用背景知识,带着目的去理解说话人的意思。图式理论认为,听者的背景知识对他理解新的听觉信息起着关键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在充分利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的情况下听者才会更容易理解新的信息内容。听者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就是听者的背景知识,它包括听者以前所学的各种语言知识、社会知识、文化背景、生活常识等等。这些储存在大脑中的背景知识结构被称作“图式”。根据图式理论,听力理解过程就是听者的已有图式与输入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听者对新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激活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因此,图式理论对听力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从而阐明改进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性和相关途径;然后论述了图式理论和听力教学,以及图式对听力理解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以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为指导,提出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笔者还组织实施了两次教学实验,对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从中获取到相关数据,对该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与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相比,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