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与苯妥英钠预防颅脑损伤患者痫性发作疗效荟萃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y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左乙拉西坦(LEV)与苯妥英钠(PHT)预防颅脑损伤后痫性发作的疗效、药物副作用及死亡率等。方法:通过关键词PHT、LEV、颅脑损伤在Pubmed、Medline、Ovid、Springer、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2000至2016年来国内外针对LEV和PHT预防颅脑损伤后痫性发作的疗效对比的高质量研究,通过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有效数据并利用Rev 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经文献检索、筛选后共纳入13篇英文研究,共包含2529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LEV组对比PHT组对痫性发作预防用药效果评价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0.88,95%CI[0.61,1.27]);对早期痫性发作预防用药效果评价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0.74,95%CI[0.42,1.27]);对晚期癫痫预防用药效果评价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0.71,95%CI[0.43,1.20]);两药对比在药物副作用的人数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0.73,95%CI[0.48,1.11]),但在因药物副作用需要停药或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PHT组多于LE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1,95%CI[0.06,0.23]);在预防用药对死亡率的比较分析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1.57,95%CI[0.92,2.67]);在住院时间长短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03,95%CI[-4.97,2.91])。结论:LEV和PHT在颅脑损伤后痫性发作的预防上有同等效力;在药物副作用的人数、死亡率及住院时间方面,LEV与PHT相比没有优势。但在因药物副作用而需要停药或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PHT组多于LE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目前的证据分析得出PHT仍是颅脑损伤患者药物的首选,但当其出现不可耐受的药物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时,LEV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治疗。由于本荟萃分析纳入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较少,有必要针对两药开展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跨种族人群的高质量研究。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   大肠癌是一类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处于第2位,在我国处于第3位。大肠腺癌是大肠癌最主
目的:了解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与组织承诺的现状,探讨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IC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肺腺癌、鳞癌及腺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肺腺癌、鳞癌及腺鳞癌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 
目的:本实验将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分组,设定在相同剂量的一定时间内用bFGF及ERK信号通路阻断剂PD98059刺激后,检测各组间的细胞数量、α-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及磷酸化ERK的
目的探讨Adipolin/CTRP12对LPS致ARDS小鼠的作用以及肺泡上皮钠离子通道(ENaC)的调节。方法4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LPS组、Adipolin组和Wortmannin(PI3K抑
目的:比较Arndt支气管阻塞器、盲探支气管阻塞器和双腔管在单肺通气中的使用效果。   方法:   90例择期行开胸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 Arndt支气管阻塞器
目的通过对各影响因素与短期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便能够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师治疗策略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部分数据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该类患者死亡率及尽可
目的:研究肺静脉结构是否影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方法:纳入174名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行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双侧环肺静脉隔离术
目前,冠心病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研究冠状动脉的发育,对于冠心病的防治以及人类的健康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心外膜祖细胞(epicardial progenitor
目的:探讨抗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