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项实验希望对8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服用莱菔汤后对胃肠功能和肺功能几项诊断性指标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术后不同时间段下患者胃肠功能及肺功能有代表意义的指标变化,讨论莱服汤对结肠癌术后胃肠及肺功能的影响,验证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学说。方法:从2014年02月至2017年03月在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普外三科住院并明确诊断结肠癌,并行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进行实验,术前均经影像学诊断及术前心肺科会诊评估证实无绝对手术禁忌症。手术前均行全身麻醉;并告知家属术后风险。选取的病例随机分为莱菔汤组和对照组。(注:按患者前后入院顺序抽签分组。)对照组选取40例,给予结肠癌根治术后常规治疗。莱菔汤组40例,除常规治疗外,术后第一日晨开始小剂量口服自制莱菔汤,一次约200ml:少量多餐。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排气排便时间。并分别于术前,术后4日,术后7日利用动脉血气分析仪观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于术后第4日,术后第7日抽血检验部分炎性因子(WBC,PCT,CRP)的变化,结果:1.莱菔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排气排便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2.中药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第四天PaO2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术后第七天PaO2较前升高,莱菔汤组组高于对照组(P<0.05)。PaC02指标在莱菔汤组及对照组中记录的三次指标变化均无明显差异3.炎性因子部分指标在术后第七天降低,莱菔汤组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Pa O2呈负相关(P<0.05)。结论:1.莱菔汤能够使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提前,稳定机体内环境,使相关炎性因子维持相对稳定水平,降低肺损害的机率2.结肠癌术后第四日患者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水平下降,而服用莱菔汤的患者氧分压的在第七日升高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结肠癌后患者肺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口服莱菔汤有助于氧分压升高,减小肺损害发生机率;3.炎性因子检验结果与肺功能检验结果具备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