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是代谢综合征(Me tS)在肝脏的体现。NAFLD是指在机体没有过量摄入酒精的情况下,5%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堆积变性的病症。本课题通过油酸钠-棕榈酸钠溶液处理HepG2建立脂肪堆积的细胞模型,研究槲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白杨素、牡荆素对脂肪堆积HePG2细胞的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槲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白杨素、牡荆素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选取最佳的用药浓度;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油酸钠-棕榈酸钠溶液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选取脂肪堆积HePG2细胞模型的最佳造模浓度。2.检测槲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白杨素、牡荆素对脂肪堆积HepG2细胞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的影响,比较五种黄酮成分对脂质代谢调节作用的强弱,选取作用较强的黄酮成分进行后续实验。3.使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槲皮素和芹菜素对脂肪堆积HepG2细胞内的脂滴形成的影响。检测槲皮素和芹菜素对脂肪堆积HepG2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探索槲皮素和芹菜素的抗氧化活性的强弱。4.通过qRT-PCR和WB法检测槲皮素和芹菜素对脂肪堆积HepG2细胞中SREB P-1c、LDLR和PCSK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槲皮素和芹菜素对脂质代谢的调节机制。结果:1.五种黄酮成分的浓度在2.5~10μg/mL时,HepG2细胞存活率相对空白对照组区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选取2.5μμg/mL、5μg/mL、10μg/mL这三个药物浓度进行后续实验;油酸钠-棕榈酸钠溶液在0.2-0.1mM到0.8-0.4mM的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区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选取0.8-0.4mM作为脂肪堆积HepG2细胞模型的造模浓度。2.五种黄酮成分中以槲皮素和芹菜素的效果最明显,其在5μg/mL和10μg/mL浓度时相比于模型对照组可显著下调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槲皮素和芹菜素相对于模型组,可以减少脂肪堆积HepG2细胞内的脂滴聚集情况。槲皮素和芹菜素的浓度在2.5μg/mL、Sμg/mL和10μg/mL时,相比于模型对照组,可显著上调SOD和GSH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显著下调MD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槲皮素和芹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抑制脂肪堆积HepG2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4.槲皮素和芹菜素在5μg/mL、10μg/mL时,相比于模型对照组,可显著下调SR EBP-1c和PCSK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上调LDL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揭示了槲皮素和芹菜素对脂肪堆积HepG2细胞脂质代谢的调节机制。结论:综上所述,五种黄酮成分均可不同程度下调脂肪堆积HepG2细胞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其中以槲皮素和芹菜素作用最明显,这两种黄酮成分可以减少脂肪堆积HepG2细胞内的脂滴聚集情况,可以有效抑制脂肪堆积HepG2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并通过调节SREBP-1c、LDLR和PCSK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来发挥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