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鲁棒距离度量的判别分析研究与应用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征提取是模式识别所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基本任务是寻求对分类尽可能有效的特征。在监督的特征提取方法中,线性判别分析(LDA)具有代表性,并已在人脸识别、文本分类、信息检索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LDA旨在寻求一个降维子空间或一组投影方向,使在该子空间中数据的类间距离最大化,类内距离最小化。然而,在真实世界中,由于各种无法避免的原因,数据往往夹杂着噪声或野值(outlier),因此,鲁棒判别分析算法(RDA)的研究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已陆续提出了一些鲁棒判别分析算法,但这些算法各自固有的缺陷与算法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不同算法所基于的鲁棒距离度量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各算法鲁棒性的基础上,对现有算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并提出了几种一般性的鲁棒判别分析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根据算法的鲁棒化方式不同,对现有鲁棒判别分析算法进行了分类。具体地,分为直接鲁棒判别分析和间接鲁棒判别分析两类。2.提出了一种核诱导距离度量的鲁棒判别分析算法。通过在距离度量中采用鲁棒径向基核(RBF),使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处理非高斯分布的非线性数据,还能有效处理含噪数据。值得指出的是,由于RBF核函数的多样性,该方法可被视为一个直接鲁棒判别分析框架。3.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间接鲁棒判别分析框架。该框架采用一种鲁棒主成分分析,即核诱导距离度量的鲁棒主成分分析,作为预处理算法。事先通过预处理手段除去数据中的野值,为后续判别分析算法清除了障碍。该框架本质的鲁棒性归咎于其在优化目标中,采用核诱导的、鲁棒的非欧距离替代原有的非鲁棒的欧氏距离。多种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与一般性。4.分别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算法(state-of-the-art)及本文所提鲁棒判别分析算法的分类性能。根据多种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总结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准备。
其他文献
全球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且越来越快,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已经难以估计,BigData的研究主题成为了国家战略重点之一,未来是一个数据的时代。本课题主要关注互联网数据,为特定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成为各个行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人们在享受各种计算机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由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
图像采用和传输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如消费电子、工业控制、交通道路、军事国防、医务医疗等领域。传统的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由PC机以及图像采集设备组成,通过专有的有线网络来传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一款免费的操作系统,具有可裁减、支持多用户、能独立运行等特点,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本课题选用的图形用户系统是MiniGUI,是北京飞漫公司开发的一
人体运动捕获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近年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的前沿方向。本文集中研究基于数据库的运动技术进行人体三维重建,包括对动作的检索和查询和动作数
基于物理的流体模拟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其中,烟雾模拟因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更是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它广泛应用在游戏引擎、影视特效、灾难场景的模拟
在信息时代,数据是企业重要的资产,防范数据资产泄漏是意义重大的课题。本文立足于数据防泄漏保护的研究,旨在构建一个检查文件安全性的有力工具,阻止敏感数据的泄漏。为此,
本文探讨了应用基于种群交叉策略遗传算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布局进行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由一组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和小规模的传感器节点组
数据链路通信是对物理层的通信传输进行原始比特流功能的加强,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本文的选题主要是在数据链路通信的基础上进
无线Mesh网是一种多跳、高速率、大容量的新型无线网络结构。它融合了无线局域网和移动Ad hoc网络的特征,是“最后一公里”宽带理想的接入方案。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宽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