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品重复购买模型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kls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一提到食品安全总能揪起百姓和政府的神经。卖方在食品质量方面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成为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不少媒体和学者都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理论。其中比较主要的观点之一是要加强政府和社会的外部监管,转变政府职能进而提升或者重塑消费者对于我国食品质量的信心,从而促使厂商自主地完成食品质量的监督工作。本文分析了以上理论并结合食品安全具有的信任品特征,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试图分析由于政府主导的外部监管的加强以及消费者信心的加强是否可以如期促进食品厂商有激励充分显示自己产品的质量信号。在一个食品的两阶段重复购买模型中本文假设食品安全事件爆发的概率为正,结合这一假设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决定价格和质量信号显示策略已得到最大化的利润,在分析这个博弈的过程中我们求得了分离均衡以及混同均衡。可以得出结论:在食品安全的信息纷繁复杂难以准确把握的情况下,提高某一特定消费群的收入水平,或者在这一消费群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准的情况下增强一定程度的外部监管,将给予厂商一个比较强的显示产品质量信息的激励,从而促进自我监管的加强;但是如果这一监管力度过于温和则起不到激励厂商的作用。这种特定的消费群在本文模型中分为高端消费群和低端消费群。当高端消费群所占比重较低,低端占比较大时当低端群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后,如能大幅度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就可以给厂商一个激励促进其显示食品质量信息;同样的如果这个信心的提升幅度比较温和同样不能起到激励的效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高端人群所占比例大于低端人群,那么即使消费者信心大幅度的提高也不能够改变食品安全的现状。因此“大力加强食品外部监管”这一建议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当怎样操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提出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并简单阐述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第二部分介绍了体验品重复购买模型和专家服务型信任品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是模型分析,建立了一个两期的并由两类消费者和两类厂商参与博弈的信任品模型,之后求解了模型的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第四部分给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从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的大背景出发,评述了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就及其科学背景和后续发展.在描述了相和相变后,解释了拓扑相变如何绕过相变的维度限制,拓扑是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将政治经济学与哲学人本学相融合,建构与重物轻人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的"人本经济学"的首次尝试。《手稿》"笔记本Ⅰ"的私有财产批判集中
1987年以来,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但各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远低于物质资本的贡献,各省对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
长秀森(甘精胰岛素)是北京甘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是利用重组DNA技术的一种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模拟人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能平稳地降低血糖。
选择北京市城区公园广场、大学校区、商业区和居民小区等市民日常活动区域,采集地表土壤及灰尘样品,分析重金属种类及其浓度。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Nemerrow指数法,研究了各功
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制造业的崛起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制造业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曾经占到50%,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将近40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只
报纸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民众对私人房产这一昂贵的个人财产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房产测绘作为评定房屋使用面积和占地面积等相关信息的有效方法,是一种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