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委婉语为研究对象,试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对汉语和韩国语委婉语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分析中揭示汉韩委婉语异同及相关社会文化背景,并概括总结汉韩委婉语的构成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为两国语言文化的研究者及从事两国交流工作的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委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塔布”文化。远古时代,人们对生死、地震、雷电、火山爆发、日蚀月蚀等自然现象因不理解而产生了恐惧,由恐惧导致了迷信,继而又产生了禁忌与崇拜。如果说禁忌的本质是对于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进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的话,那么,崇拜的本质则是因对神秘力量有所畏惧而采取的一种积极的化解措施。趋利与避害本来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禁忌与崇拜共同构成了“塔布”文化的完整内涵。两者交互作用,孕育了委婉语的雏形。在现实的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社会、文化、宗教、心理、情感等多种原因,当对某些事物不能或不宜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而又不能不表达时,人们往往会换种说法,将不宜直接、明白表达的内容用含蓄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委婉语便得到了广泛应用。委婉语作为一种内涵丰富、应用广泛的语言现象,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一个特定时代、特定地区、特定社会所产生和流行的委婉语就是这个时代、地区和社会的道德、民俗、政治和社会心理等文化现象的一面镜子。”1同时,委婉语在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委婉语,如同给语言交流加注润滑剂,可以使人们的话语变得婉转含蓄,从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当今世界,跨文化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委婉语作为兼具折射特定社会文化和促进人际交往两大功用的语言现象,在跨文化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对不同语言中委婉语的比较研究,了解掌握各自社会文化的异同,并为彼此的顺利交往提供可靠保障,是十分必要的。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语言交际实践的扩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